拾忆高考岁月
2025年高考成绩公布的时候,看着朋友圈里不断刷屏的消息,忽然惊觉距离自己高考结束竟已过去整整三年。如果让我说什么时候才算真正离开高中、迈入人生新阶段,我想既不是最后一科考试收卷铃响的那刻,也不是毕业晚会上和老师拥抱告别的瞬间,而是查分日的那天,知道成绩后怔愣迷茫,心有不甘但又释然的那个上午。如今大学即将毕业,远在他乡的我已错过家乡数个春秋更迭,但每当记忆回溯到三年前的高考时光,印象最深的仍是高三的晚霞和瓢泼大雨。
最美的晚霞永远是在高中的校园。我的家乡在沿海地区,那里夏日的晚霞绚烂夺目。不知为何,离校后即便遇见同样瑰丽的景色,却再也没有当初那份震撼。高三晚自习时分的晚霞,是只需要用眼睛去记录,便可以永远记在内心深处的。我如果坐在窗边,会忍不住打开窗户去呼吸潮湿的空气,但又被热浪逼回空调房。那时我总会在夕阳的余晖中搁下笔,抬头向上看,心里满是对未来的畅想。对我而言,晚霞不是落幕的象征,而是我高中日复一日努力的见证者,承载着无限可能的希望曙光。
广西的雨季总是与高考在六月不期而遇。这时的天气变幻莫测,有时是大晴天忽然下一场阵雨,有时是连绵数日的暴雨。长辈们常说,高考就是“鲤鱼跃龙门”的蜕变,而下雨就是为考生化龙腾飞创造条件。我自然知道这只是个美好的期许,却也在心底默默许愿,盼望着好运降临。
作为外宿生,三年来我每天都骑车上下学,早已练就一身雨中骑行的本领。小雨、中雨时,只需披件雨衣就能骑车回家;可当大暴雨来袭,只能折服于大自然的威严。那年高考前的暴雨格外频繁,我不敢独自骑车回家,只能在学校保安室等妈妈来接。那雨势用“倾盆”形容真不为过,保安室门口的遮雨布被砸出个口子,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差点把保安室也淹了。门卫叔叔一边嘟囔着清扫积水,一边和别人闲聊打趣。我翻开随身携带的单词本,在“哗啦哗啦”的雨声中,又背了几页单词,又进步了一点点。
高中期间,起伏不定的分数早已让我感到麻木,唯有晚霞和暴雨这种偶然来临的惊喜或烦恼让我记忆犹新。或许正是因为在那些平淡得近乎乏味的日子里,我们才想要抓住生活中那一点不确定的变数吧。
高考过后的每个夏天,总觉得缺了点什么。大学的晚霞再美,也不会有人在图书馆突然惊呼“快看窗外”;遇到暴雨时,第一反应是掏出手机叫车,而不是攥着单词本在保安室等家长来接。那些和同学挤在走廊看雨的日子,那些因为晚霞红了半边天就集体走神的时刻,真的一去不复返了。
上大学后才明白,高考带给我的不只是解题技巧。第一次远离家乡独自生活,学着自己处理生活琐事,遇到小组作业意见不合,或是考试周焦头烂额时,总会想起高三那个在保安室背单词的自己——原来人真的能够在风雨里找到安静的角落。就像那些被暴雨打乱的放学路,最后都成了让我成长的一个个台阶。
前段时间刷到学弟学妹们拍的校园晚霞,还是那么好看。评论区里,有人留言“看到晚霞就知道该刷题了”,有人憧憬着“高考后一定要去海边看真正的日落”。这些话语令我感动,突然意识到:原来每一届的高中生都在经历着相似的故事,却又书写着不同的精彩篇章。
想对今年的考生们说,别太担心结果。分数或许会留下些许遗憾,但这些遗憾终会被时间稀释。重要的是,你在这场备考里学会了坚持,懂得了为未来全力以赴的意义。无论以后走到哪里,记得高考时那个不服输的自己,带着这份劲儿继续往前走,总会看到属于你的风景。(谢璇)
原标题:拾忆高考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