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洁阅读 打印本文 默认 增大 缩小
微信扫一扫 转发分享本文

陆川以“五共”模式积极参与玉湛茂经济“共舞”

时间: 2024-05-20 15:50:12 来源: 玉林新闻网-玉林日报 作者: 李汉权 韦亮

“以前老一辈团结一心搞革命,现在我们团结一心搞建设。”近日,玉林市和广东湛江、茂名市“六镇”(陆川县古城镇、清湖镇、乌石镇,廉江市石角镇,化州市平定镇、文楼镇)开展粤桂边界党建研讨会,共同签订了《党建联建合作框架协议》后,古城镇党委书记廖胜伟说。

今年以来,陆川县积极抢抓玉林市委推进玉湛茂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战略的历史性机遇,以党建引领为突破点,与毗邻的广东省廉江市、化州市携手推进以“共建红色组织、共推乡村振兴、共架人才桥梁、共设联育平台、共兴实体经济”为主要内容的“五共”党建联建模式,助推三地产业优势互补、区域融合发展,为玉湛茂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打造了前沿阵地,提供了先行示范。

共建红色组织,打通高效融合“快速车道”

今年3月下旬,陆川县乌石镇与化州市平定镇交界的全长约10公里的“乌石—坡子”段公路正式通车,迈出打通边界乡镇道路村村通“神经末梢”的关键一步,是粤桂两地党组织落实边界事宜的生动体现。

“坡子村党总支部书记朱万年在担任三县市毗邻村‘轮值书记’期间,与镇党委一起动员社会力量筹集资金500余万元,组建党员先锋队带动群众参与到乌石—坡子段建设中,为道路的开通打下坚实的基础。”乌石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朱凯建说道。

为进一步提升毗邻乡镇协同发展的“向心力”,陆川县紧紧抓住组织融合这个核心,打造三级党建联建组织体系。在县成立“玉湛茂”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工作专班;在各毗邻镇成立党建联建工作站,由各镇党委书记担任站长,负责统筹推进合作事宜;在各毗邻村成立党建联建小组,由各党组织书记担任小组组长,负责联动落实边界联建合作事宜。

各党组织书记之间采取“书记轮值”制,轮值书记分别由三县(市)相关镇、村党组织书记轮流担任。党组织轮值书记召集研判推进重大事项、解决合作难题。目前,通过各级书记互动,解决边界重大问题8个。

共推乡村振兴,推动特色产业“全链”升级

近日,位于良田镇的陆橘红深加工项目建设传来了好消息,橘红丸生产车间已开始安装设备,预计在6月底建成投用。届时将会与已建成的陆橘红烘干库、陆橘红口服液生产线开发多元化陆橘红产品,助力陆橘红“走出去”,推动橘红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粤桂边党建联建共建的深化协作下,良田镇党委协助我们村引进廉江市的经济能人,投资2亿多元建立石垌村山心橘红基地橘红深加工项目,不仅推动了陆橘红的产业发展,也带动了村子里200多人就业,人均收入达3000元以上。”良田镇石垌村党总支部书记陈铁文说道。

为持续强化区域共建思维,陆川县与廉江市、化州市积极探索以多个村庄为单位,打造联村特色产业链,共同打造神龙王生猪产业党建共建联合体和石垌村山心橘红基地橘红深加工项目等“特色产业链”。发挥党建联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作用,共同打造陆川猪、化橘红、湛江鸡产业示范带,放大品牌效应,助力乡村振兴快速发展。

共架人才桥梁,建强集聚智慧“强力磁场”

和煦春风拂面来,就业服务暖心怀。在陆川县举办的2024年玉湛茂(陆廉化)人才(劳务协作)专场招聘会上,粤桂两地共75家优秀企业提供2200多个就业岗位,达成就业意向1000多人。

为共架人才桥梁,陆川县依托三地辖区两新组织党组织,探索建立技术人才孵化基地,建立人才合理流动机制。依托驻外人才工作站,加强三县(市)间组织部门、人社部门、工业园区工委、大专院校的交流合作,共建香料产业学院、铁锅行业实训基地等人才孵化基地17个。推行柔性引才用才模式,联合建立紧缺人才库,探索实施人才共育共享工作制度,建立人才双向输送计划,陆川县组织相关部门协助廉江9所大中专院校在陆川招生,化州、廉江大中专院校反向输送优秀人才到陆川县医疗、教育等部门。

“人才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陆川县坚持把人才作为玉湛茂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核心资源,打造三地人才汇聚和交流平台,不断推进“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陆川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共设联育平台,促进党员教育“提味增鲜”

在革命战争时期,粤桂边区是革命先烈们开展革命活动的主要阵地,红色文化浓郁。“我们充分挖掘本土红色资源,创新“党课开讲啦”形式,积极探索跨省(区)‘联’党课,联合廉江、化州将红色资源串点成线,打造3条粤桂边党性教育红色路线,开展沉浸式党员教育,推动边界党员教育全方位走深走实。”陆川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道。

为推动三县(市)党员教育提质增效,陆川县积极搭建“红色研学”平台,用好用活粤桂边红色资源,规划红色研学路线,推动三地党员干部“边走边学”,目前已组织3期200多人次到广东南路革命化州教育基地等地开展研学。搭建党员共学平台,依托粤桂边县、镇、村三级党校,打造廉江市、陆川县党员干部(人才)教育基地,建立健全两地党校教师“下挂”“蹲点”机制,推动教育计划共拟、施教力量共配、精品课堂共享。

同时,结合“边界课堂”,充分利用陆川县古城镇符竹山新村、廉江市河唇镇新屋仔村、化州市笪桥镇柑村村等三县市乡村振兴示范点,把党员教育课堂搬到实地一线,围绕环境保护、特色种养、文旅融合等方面,提升党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共兴实体经济,激活协同发展“一池春水”

搭建“陆廉化”客源互送共享的协作机制,联合打造跨区域精品旅游路线3条,推动区域旅游业共同繁荣;对接茂名市预制菜、石英砂深加工和化橘红的三大特色产业,深度融合陆川县陆川猪、石英砂、橘红等资源优势进行产业合作发展;结合陆川全国最大的铸铁锅生产基地,与廉江市小家电产业基地实现资源互补……

为加强产业技术交流,共兴实体经济,陆川县充分利用边界地区现有产业基础,丰富边界“党建+产业”合作内容,开展三地两新组织“手牵手”活动,邀请三地商会联合举办陆川猪、廉江红橙、化州橘红等特色产业行业党建发展论坛2期,推进资源、信息、技术、市场互通互补。发挥行业党委的桥梁纽带作用,共搭“政金企”对接平台,帮助19家企业融资1.7亿元。组织陆廉化交通运输职能部门定期会商,推动陆廉化三县(市)15个镇通二级路,织密三地交通运输“立体网”,有效助力企业降低物流成本。

“在党建联建共建的带动下,陆廉化三地抢抓玉湛茂区域协同发展重大战略机遇,各行各业正在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不断探索边界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陆川县经贸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罗新强说。

(李汉权 韦亮)

原标题:区域协同发展先行一步——陆川以“五共”模式积极参与玉湛茂经济“共舞”

责任编辑: 覃维
关闭简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