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洁阅读 打印本文 默认 增大 缩小
微信扫一扫 转发分享本文

把根扎到大地深处

时间: 2023-12-14 15:17:59 来源: 玉林日报 作者: 潘大林

玉林新闻网-玉林日报讯(潘大林)我注视着眼前这棵大榕树。它的树身十分粗大,树径少说也有两米。我们拉着手臂围着树根,结果四个人才能将它围起来。从树根向上再向上,无数壮硕的枝条伸向天空,高高撑起了一方碧绿的罗伞,将浓阴投放到大地上。

脚下这方土地叫沙田,就在南流江边,属玉林盆地。

▲树冠巨大阴蔽一方。

玉林盆地,是广西最大的一片盆地,属桂东南丘陵区,面积637平方公里,西连六万大山,北接大容山,东有石山群,南有低丘岗地。南流江由北向南贯穿盆地中部,而沙田镇正处于玉林盆地的最低点。

这片盆地的地势比较平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年平均温度在22℃;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为1650毫米;光热充足,年均日照1795小时;无霜期长,每年平均达到346天。加上土壤肥沃,旱涝保收,是广西的主要产粮区,自古以来就是一块福地。春天里你将一根扁担插进大地中,也有可能会长出新芽来。因此,千百年来当地有一首民谣唱道:“千州万州不如郁林州,吃完番薯有芋头……”

这株大榕树长在沙田,长在南流江边,真是选准了生长地!它将自己的根须深深扎进大地深处,获得了源源不绝的养分,长成了一株参天的巨树。

鸟儿围着它翻飞,啄食着它的果子,甚至将巢结到了它绿阴的深处。虫儿绕着它攀爬,把枝杈当作自己的游乐场,还扯开嘹亮的嗓子,唱着属于夏天的歌谣。小孩子围着树根捉迷藏,将童年的欢乐深深镌刻进大树的缝隙里。牛群则安闲地在旁边吃草,吃饱了就闭着眼睛躺卧在榕阴下,任由星星点点的阳光洒落自己身上。

半个多世纪前,这里肯定有一个人,一个牧牛的年轻人,他拿着一本书,在树荫下专注地读着,读得太阳从中天落到西边,他才拿起书,用手揉揉眼睛。牛儿吃饱了,他也读够了,该赶上牛儿回家了。

这位年轻人,就是钟扬莆,当时只是一位热爱文学的农村青年。那时他刚迷上写作,前路迷茫,又荆棘丛生。但他既有毅力,又有定力,自信能披荆斩棘,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来。

凭着一颗对文学炽热的心,扬莆写下一篇又一篇文学作品,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广西文坛崭露头角。到70年代末,他以一篇《我有选民证》小说,发表在1980年第四期《广西文学》上,表达了沉睡多年的人性的觉醒,赢得了读者的赞誉。

钟扬莆先生的部分著作。

多年之后,他出版了多部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和散文集,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成为桂东南三位响誉广西文坛的农民作家之一——另外两位是贵县的黄飞卿和平南的莫之棪。三位农民作家都先后被吸收为国家干部,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莫之棪成了平南县的副县长,钟扬莆不但当上县级玉林市副市长,地级玉林市成立后,还成为了玉林市政协副主席。

三位农民作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扎根脚下的土地,一心一意描写农民的生活,以鲜明的地域特色,表现出农民的喜怒哀乐和爱恨情仇,成为那个年代广西文学一道绕不开的风景。

榕树,是遍布中国南方的主要树木,福建省甚至将省树的桂冠赠与了它。它的品种类型繁多,有白榕、红榕、大叶榕、细叶榕、圆叶榕、花叶榕、柳叶榕、竹叶榕、橡皮榕和印度榕、泰国榕等。印度榕,其实就是大名鼎鼎的菩提树,佛祖释迦牟尼树下参禅成佛,成就了菩提树的美名。大榕树的直径很粗,是招展一方的乡愁;小的则置身于盆景之中,作咫尺千里的装点。榕树的生命力极为顽强,尽管它的种子细小,脱粒困难,但一旦有小鸟之类动物啄食过它,为它脱去坚硬的外衣,它就会蓬蓬勃勃地生长起来。在中国南方、在广袤的亚洲和澳洲各地,在巍峨的岩石之上,在悬空的屋脊之上,在废弃的砖墙之上,在挺拔的其它大树之上,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榕树的根须发达茂密,深深扎进大地之中,即使脚下是坚硬的岩石,它也能七弯八绕,找到裂缝钻进去,从中吸收养分,成就了巨大的自己。

扬莆先生当年在榕树之下放牛读书之际,他一定观察过榕树,从中领悟到生活和创作的规律。尽管创作道路充满艰难,他还是义无返顾,一意孤行,就像沙漠里的独行侠。那时候,他白天参加生产队劳动,夜晚点上油灯,在灯下伏案疾书。乡下蚊子猖獗,他就用包装水泥的厚纸,将自己双腿包裹起来。这时候,妻儿已经睡去,大地一片寂静,只有他这颗热爱文学的心在不倦地跳动,向四面八方伸出触须,探向大地深处,一步步探入到生活的真谛之中。为了练习写作,他连续三年坚持为沙田镇出版墙报。别人劝他向政府申请要点补贴,他说,我还要感谢文化站提供了这个练习写作的平台呢,这补贴怎么能要?

当年我刚开始学习写作之际,听过扬莆谈他的创作体会。他说一个农民凭写作走出来,会遇到很多趣事糗事。他说到广州去,看到电车顶上冒着火花,便冲上去阻拦,叫别人快救火,说车顶起火了。人家了解到他是一个刚刚进城的农民,便哈哈大笑,连说没事没事,不过是车顶电线相碰发出的火罢了。说到自己的创作体会,扬莆说最紧要的,是找一块适合自己的土地扎下根来,就像一株榕树,一点点吸收养分,一点点成长,最后长成一株参天的大树……这些小事表现了他的单纯和素朴,也表现了他的智慧和独特,他的与众不同正是一个作家成长所需要的素养。

2023年6月,我应邀来沙田参加采风活动,其中重要一环,就是向前辈作家学习致敬。我们参观扬莆先生的旧居、参观他曾经工作过的沙田镇文化站,他的女儿钟坚全程陪同。去年,钟坚奉献了一首写父亲的歌曲《远方》,表达了对终生追求文学理想的父亲的深切怀念:

“少年时/父亲和水牛/春天耕耘着土地/秋天时/田野上稻谷遍地/青春是/纯白的上衣/口袋插着黑色钢笔/田埂上聆听大地的呼吸……”

歌曲受到热烈欢迎,在“全球华人歌曲排行榜”“中国歌曲排行榜”、QQ音乐全网上线,迅速获得大量的点播和转发,连续三期荣登2022年“全球华人歌曲排行榜”,成就了一段文坛佳话。

近年来,我行走在桂东南大地上,写过一棵又一棵古树名木。沙田的这棵古榕,就站在南流江边,它身上的自治区古树名木名牌已模糊斑驳,勉强能让人知道它年龄已有100多岁,属于三级保护对象。脚下是一片松软的沙地,或许一两百年前为南流江冲涮过。那么,这棵榕树应该算是最年轻的古榕之一,印证了南流江的历史。南流江是广西大地上不多的几条没纳入西江水系、独自一头扎向北部湾的河流。历史上,李德裕、苏东坡、李纲等名臣文豪,就曾从这条江走向合浦和海南,留下了传颂千古的佳话。

我想起文学之风十分盛行的20世纪80年代,我住的地方就在玉林市文化馆对面,扬莆先生在文化馆工作,空闲时他会到我家来坐坐,拿来糖果或香蕉逗我女儿玩。他和我经常讨论热门的文学问题,从纯文学到通俗文学,从伤痕文字到改革文学。从他那热切的目光中,我看到了他那份持之以恒的心火一直在熊熊燃烧,并不因急剧变化的时势而改变。

我站在沙田这片沃土之上,聆听风从大地吹过,聆听江水流淌的声音,聆听拖拉机驶过原野,聆听老人在小广场上跳舞,聆听小孩子在游乐场上嬉戏。来到圩镇上,望着圩场矗立街道两旁的簇新商铺,望着琳琅满目的各种货物,望着菜市里和客人讨价还价的村民,感觉到当年许多农民、包括农民作家黄飞卿、莫之棪和钟扬莆他们的梦想,正在一点点地实现,大家的内心该是多么的欣慰!

扬莆先生当年扎根泥土、描写家乡的精神,也感召着新一代的沙田人。画家吕金南就是其中一位。他当年和钟扬希、吕昌一道,立志以绘画作为终生追求,如今经过大半生的艺术探索,他们将自己的画笔转回到了故乡。他和钟、吕两位画友一起,成立了民盟书画院,在南流江边的铜鼓坡建起自己的小楼房,成立了绘画工作室。他画家乡的山水流泉、拱桥瀑布、田园野花,在这其中找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艺术天地。他们和前辈扬莆先生同是属于沙田的孩子,是大榕树荫庇过的众生。

我想起了印度作家泰戈尔的诗作《榕树》:

“喂,你站在池边的蓬头的榕树,你可会忘记那小小的孩子,

就像那在你的枝上筑巢又离开了你的鸟儿似的孩子?

你不记得是他怎样坐在窗内,

诧异地望着你深入地下的纠缠的树根么?

……

孩子静静地坐在那里想着。

他想作风,吹过你的萧萧的枝杈;

想做你的影子,在水面上,随了日光而俱长;

想做一只鸟儿,栖息在你的最高枝上;

还想做那两只鸭,在芦苇与阴影中间游来游去。”

扬莆先生不就是那个让榕树一直难以忘怀的孩子么?!

原标题:把根扎到大地深处

责任编辑: 黎丽
关闭简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