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洁阅读 打印本文 默认 增大 缩小
微信扫一扫 转发分享本文

“微旅游”背后的消费升级

时间: 2023-03-29 13:38:25 来源: 玉林日报 作者: 本报记者 陈津远


游客在玉林水街游玩。 (记者 钟勇 摄)


玉林新闻网-玉林日报讯(记者 陈津远)初春风暖游人醉,又到了一年中最适合出游的季节。玉林年轻人的朋友圈里,一张张照片记录着他们丰富的“打卡”目的地。从中能看到一种有趣的现象:

五彩田园内的云海雅舍民宿,景观小巧错落,灯光温馨别致,被称为“小丽江”。

玉林璟象酒店内的一小片沙滩景观,紧邻波光粼粼的玉东湖,妆点着热带风情的茅草伞,被称为“小三亚”。

……

一个个小景致却带来了大流量——这样一种戏剧性的错配背后,折射出的是玉林旅游市场的巨大潜力,以及旅游产业提档升级的契机。

从长途旅游到周边游

2023年春节期间,我市累计接待游客275.31万人次,同比增长31.25%,旅游收入14.95亿元,同比增长29.02%。鲜亮的数字背后是明显文旅融合趋势。以往单纯提供景点旅游的模式,已经转变为景点+文化产品的模式。

在容州古城,华彩夺目的歌舞表演带领游人梦回盛唐;在大容山,简简单单的传统爆米花制作就吸引了大批具有怀旧情结的人们;在五彩田园本草健康小镇·水街景点,黛瓦白墙,橹声欸乃,一只小船就圆了很多人的江南梦。近郊游、周边游等短途旅游正在迅速取代长途旅游,成为旅游市场新的增长点。

这一类旅游形式的特点就是距离近、景点小,所需要花费的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都较低,大大降低了旅游消费的门槛。

“许多人可能原本没有出游计划,或者一年只有一两次长途的出游计划,那么他们的旅游消费实际上没有充分释放。”玉林师范学院历史文化旅游学院讲师陈露喜对这种近郊游、周边游的趋势进行了分析,“另外也要看到,有许多消费者是在近几年才达到了一定的生活水平,但是还没有进入旅游市场,而近郊游、周边游这样的形式对他们来说非常友好。”

正如陈露喜所说,这实际上可以看做另一种消费升级,“消费升级并不一定是让消费者去购买更加昂贵的产品,相反,能够为原本没有进入市场的消费者,提供适合他们的产品,让他们开始参与消费,这本身也是一种消费升级。”

从小景致到“大玉林”

东岳社区的泉塘巷曾是一条不知名的小巷。自我市开展背街小巷和口袋公园改造建设以来,一幅幅充满了旧日玉林记忆的墙绘,让这条小巷子充满了怀旧的文化气息。自改造完成以来,这条默默无闻的小巷晋升为广大市民的“打卡”胜地,许多人专程来到这里,只为了跟墙绘合张影。

根据“数位观察”网站所提供的区域数据分析,在泉塘巷中心500米范围内,分布着275家餐饮服务、266家零售服务,这些微型业态都极大地受益于人流量的增长。

许多微型景观在得到科学开发后都能吸引到大量游客,这样的业态也被称为“微旅游”。

“说明我们的消费者是非常需要精致的旅游产品的,特别是这种近在咫尺的旅游产品。”

而把握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我们该如何精准地为“泉塘巷”这样的项目赋能。微旅游能带来大商机,但前提是微旅游的品质不能低微。

玉林交通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作为我市文旅融合的主力军,正在积极发力文创相关的多元化业态,抢抓“软经济”发展机遇期。

玉林交旅集团企业管理部副经理李俭认为,开发和利用好近郊游、周边游乃至微旅游产品,需要更多的文创设计、业态联动、跨界思维和营销意识,要深入挖掘本地文旅优势,拓宽产品上下游链,从吃、喝、玩、乐、购、娱、住、行等多维度创新布局,在了解游客真实需求的基础上,开发有艺术感和差异化的深度体验项目。

“群众希望能够就近地看到‘小丽江’‘小三亚’,而我们也希望通过不断建设,让群众能够看到更加精彩的‘大玉林’。”李俭说。

原标题:

“微旅游”背后的消费升级

责任编辑: 李媚
关闭简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