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老来好”的理论解释
——持续擦亮“清白一生老来好”廉洁文化品牌系列解读文章之四
市委提出持续擦亮“清白一生老来好”廉洁文化品牌工作要求,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重大决策部署、推动干部更好成长的现实之举。“老来好”是“清白一生”的结果,认真理解“老来好”的内容内涵,对于做到“清白一生”、持续擦亮这一文化品牌具有重要意义。
“老来好”主要体现在心态好、家庭好、身体好
2023年6月,市委书记王琛在看望玉林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李强增时,他发自内心以“清白一生老来好”这句话共勉。随后玉林市纪委监委组织人员并邀请相关部门的嘉宾就“清白一生老来好”谈认识谈感悟,其中采访的第一位就是李强增。他在回顾自己的奋斗历程之后,提到“时光匆匆,今年我91岁了,我这一生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业绩,只是做了一些我认为普通党员应该做的事。回顾过往,不管我走到哪里,在什么岗位工作,我始终牢记着‘三个要’的人生信条,那就是要牢记党的宗旨,要严格遵守党纪国法,要清清白白做人、兢兢业业干事。这几句话就像人生基石一样支撑着我,也是我言传身教给予孩子们的家风箴言”,并专门总结道:“正因为如此,我才能问心无愧安享晚年,收获了好心态、好家庭、好身体,成为玉林发展日新月异的见证者”。“清白一生老来好”是他对自己学习工作生活的经验总结,并且“老来好”最终表现就是能够问心无愧、安享晚年。每个人都一样,清白的人生是充实的而没有顾虑的。人简单而纯粹,心中没有那么多杂念,心情自然会好,身体也不会很差。“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古人的话语简单但表达了心里坦荡的前提是不做亏心事。对于领导干部而言,要做到这些首先要坚守共产党员的基本道德操守,规范公权力,充分认识权为民所用的朴素道理,始终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这是领导干部的立身之本、从政之基、成事之要,这是能够“老来好”的前提和基础。
实现“老来好”需要有好名声
俗话说“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当然留名有好的也有不好的,领导干部要努力留下好名声。好名声是群众对领导干部直观认识的综合评价,“业绩好不好,要看群众实际感受,由群众来评判”,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这与领导干部个人的思想行为作风密切相关。但好名声不是想要就会有的,它背后是由正确的政绩观和持久的为民付出来支撑的。好名声首先要为民创造业绩。“哪里有人民需要,哪里就能做出好事实事,哪里就能创造业绩”,这是对政绩观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始终以百姓心为心、坚持当“老百姓的官”,而非官老爷。《尚书》中提到“德惟善政,政在养民”,《贾子》中也有“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本也。国以为本,君以为本,吏以为本”等论述,这都充分蕴含着领导干部为民干事情做实事的基本要求。好名声需要有务实态度和务实精神。“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领导干部要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追求,“不能干一年、两年、三年还是涛声依旧,全县发展面貌没有变化,每年都是重复昨天的故事”。要立足群众所需,尽心尽责干事创业,对于对群众有利益、符合实际、确定下来的事情,发扬钉钉子精神,久久为功一抓到底。好名声就要做到清廉。“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用现代的话讲就是“打铁必须自身硬”。领导干部要有比一般群众更高的修身要求,严格约束自己的操守和行为,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努力干出好事业、大事业。
“老来好”体现在有好家风
古人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指的就是好家风对于一个家庭、对个人的重要性。对家庭而言,好家风是家道兴盛、和顺美满的基础;对个人而言,好家风是惠及子孙、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的支撑。古往今来,关于好家风的案例故事举不胜举。拒收“四知财”的东汉太守杨震曾提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他认为被后世人称为清白官吏的子孙,对后人而言是最丰厚的馈赠。杨家“四世三公”,代代有贤人出现,杨家的后人还以“四知堂”作为堂号以此来传承好家风。老一辈革命家高度重视家风,身体力行为我们作出了示范榜样。“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毛泽东的“家风三原则”,周恩来召开家庭会议定下的“十条家规”,刘少奇当选国家主席后,面对亲戚纷纷要求解决工作、升学和生活困难等问题,发出的“不要以为你是国家主席的亲戚就可以搞特殊,靠沾我的光,提高不了你的觉悟”的深情提醒,都是我们当今注重家风建设、传承好家风的宝贵经验。此外,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等在继承和弘扬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方面也为我们作了很好的表率。家风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遗产,也是能够“老来好”的重要基础。
“老来好”基本的体现是心态好、家庭好、身体好,而要实现心态好、家庭好、身体好,干出实绩、一心为民、有个好名声是重要基础,同时要实现“老来好”还要有好家风。各级领导干部应牢固树立正确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始终坚守初心、努力为民办实事,同时要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把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加强后代品德教育等在内的各类教育,严格要求和约束亲属子女,带头抓好家风。(李会成)
(作者单位:玉林市委党校)
原标题:关于“老来好”的理论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