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洁阅读 打印本文 默认 增大 缩小
微信扫一扫 转发分享本文

认识房颤

时间: 2024-04-28 15:37:32 来源: 玉林新闻网-玉林日报 作者: 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 雷敏

房颤,全称为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现象。发生房颤时意味着心房内的各部分心肌不再协同工作,而是各自为政、杂乱无章地自行收缩。这种收缩的频率可能高达每分钟350~600次,而且毫无规律可言。快速的、不规则的心房收缩,不仅使得心房无法有效地将血液推送到心室,还可能对心脏的整体功能产生严重影响。

房颤的发病率及病因

房颤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30~85岁人群的房颤患病率为0.77%,而80岁以上人群的房颤患病率高达10%,甚至更高。我国约有1000万房颤患者,每个人一生中有1/4的概率发生房颤。老年、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酗酒、心肌梗死以及有家族史的人群都是房颤的高发人群。

房颤的症状

心脏的心房和心室是心脏的两个主要部分,正常情况下,它们协同工作,确保血液能够顺畅地流动。当心房发生颤动时,这种协同作用被打乱,心房无法有效地将血液推送到心室,从而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这种心律失常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心脏本身。由于心脏无法有效泵血,全身的血液循环可能受到影响,导致身体各部位无法得到足够的血液供应,这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症状。

心房颤动的症状可能因人而异,但常见的包括:心悸或心跳不规则;容易疲劳或体力下降;呼吸困难;胸痛不适;头晕或晕厥。

房颤的危害

尽管很多房颤患者可能没有症状,但房颤的危害却不容忽视。它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包括脑卒中、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心力衰竭和血栓栓塞等,甚至危及生命。尤其是卒中,对于房颤患者,其总体发生风险增高5倍,每年卒中发生率为3%~4%。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无症状的房颤患者,其发生脑卒中的危险与有症状患者并无差别。因此,定期的健康体检非常重要,以便及时发现并治疗房颤。当有异常身体不适信号时,如心悸、胸部不适、呼吸困难、乏力、头晕等,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避免延误治疗。对于伴有高卒中风险的患者,通过评估筛选,进行积极的抗血栓治疗可以使卒中发生率大幅度降低,但这也可能带来出血并发症的风险,因此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房颤的诊断

心房颤动的诊断通常通过心电图(ECG)进行。心电图可以确诊房颤,并有助于判断房颤的类型和病因。对于有典型房颤症状但心电图未能确诊的患者,可以考虑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这种监测方法能够记录患者24小时内心电活动的变化,有助于发现阵发性房颤或短暂性房颤。在诊断房颤时,医生会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体征和相关检查结果,以确定是否存在房颤及其病因。确诊后,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以控制房颤的发作、缓解症状并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房颤的治疗

心房颤动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电复律和手术治疗等。具体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

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用于控制心率、恢复窦性心律和预防血栓形成。常用的药物包括抗心律失常药、抗凝药等。

2.电复律:电复律是通过电击心脏来恢复正常心律的方法。它通常用于药物治疗无效或病情严重的患者。

3.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包括射频消融和心脏外科手术。射频消融是通过高频电流消除引起心房颤动的心肌组织,以恢复正常心律。心脏外科手术则适用于其他治疗方法无效或病情严重的患者。

心房颤动预防

预防心房颤动的方法包括:

1.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规律的作息、均衡的饮食、适量的运动和戒烟限酒有助于降低心房颤动的风险。

2.控制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应积极控制病情,以降低心房颤动的风险。

3.定期体检:定期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可能导致心房颤动的疾病。

总的来说,房颤是一种需要引起足够重视的心律失常,其危害不仅在于心律失常本身,更在于其可能导致的严重并发症。因此,了解房颤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对于我们预防和管理这种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治疗相关疾病,也是预防房颤发生的关键。(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 雷敏)

责任编辑: 翁小菊
关闭简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