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20时,今年第1号台风“蝴蝶”以8级热带风暴从北流市石窝镇进入玉林,15日0时左右从容县杨村镇离开玉林,在我市停留约4个小时。受台风外围螺旋雨带影响,我市强降雨累计达23个小时,狂风裹挟暴雨肆虐,陆川县王沙水库降雨量达354.8毫米,北流市最大小时雨强88.3毫米。
面对这场“大考”,玉林全市上下闻令而动,用担当与汗水在风雨中筑起守护生命的坚固堤坝。
闻风而动,指挥体系高效运转
早在台风“蝴蝶”在海南登陆前,玉林防御体系就已全面激活。自6月12日起,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根据台风发展态势,在72小时内将应急响应等级从四级逐级提升至二级。
市委书记王琛时刻牵挂群众安危,全程密切关注防汛救灾动态,强调各级党员干部要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筑牢防汛防台风的坚固防线,全力以赴守护万家安宁。
6月12日下午,受出差在外的市委书记王琛的委托,市长张惠强组织召开全市防汛防台风视频调度会。会议要求,各级各部门要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全面做好台风防御各项工作。随着台风态势发展,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召开视频会商会议,对防御工作进行再研究再部署,要求压实镇、村干部防汛包保责任,全力做好防汛防台风转移避险工作。其间,市四家班子领导按照“四包”责任分工,分别带队到各县(市、区)开展督导工作;市防汛办同步派出8个督导组共40人,下沉各县(市、区)一线,全面督导压实防御责任。
6月15日上午,市委书记王琛主持召开全市防汛防台风视频调度会,就做好台风“蝴蝶”后续防御和灾后恢复工作进行调度部署,强调要发扬连续作战精神,切实做好台风、强降雨及次生灾害防御工作,迅速开展救灾复产工作,全力以赴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市防汛办与应急指挥中心加强值班值守,密切监视台风天气发展变化,对发布暴雨预警信号重点区域进行叫应调度,提级调度乡镇共计176次,督促各地做好防范应对工作和加班值班值守。根据气象部门的预警预报,市防汛办提前3小时开展调度工作,直接调度到重点乡镇和村一级,特别是针对暴雨红色预警的乡镇,直接通过视频连线进行提级调度;利用“两清单一机制”,发出转移人员清单并要求危险区果断转移;召集市防汛抗旱指挥部重点部门会商研判,部署下一步工作措施。
市防汛办与气象、水文、水利、应急等部门密切跟踪台风发展动态,加强监测预报预警,并加密联合会商,分析研判风险,为台风防御工作争取更多窗口期、主动权。公安、武警、消防等救援力量,第一时间进入受灾一线救援群众。
逆风而行,救援力量向险冲锋
6月14日深夜,陆川县公安局接报清秀村有群众受困。“快!群众需要转移!”民警冒雨疾行,在前往救援途中遭遇多处塌方和倒伏树木阻路。民警迅速使用油锯开路,徒步穿越泥泞的山路,最终成功将4名受困群众转移至安全地带。
同一时刻,玉林市应急救援队伍调派工程机械,连夜清理陆川县沙坡镇道路塌方;北流市扶新镇组织镇村干部,冒雨清理台风刮倒的竹木,全力抢通救援通道……
在防御台风“蝴蝶”工作中,我市充分发挥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牵头抓总的作用,加强部门之间和县(市、区)的协同配合,全面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发挥气象预警“第一道防线”作用,实现台风强降雨全过程精准监测预警预报,为防汛决策争取宝贵的时间窗口。据统计,在此次防御工作中,全市消防部门设置11个前置执勤点,累计出动消防车99辆次、舟艇55艘次,调派542人次逆风出击,成功营救8人、疏散转移86人;通信管理部门调度网络维护人员498人次,调度抢修车辆及油机共202辆次,全力保障通信网络畅通;供电部门投入抢修人员507人次,出动抢修车辆及油机194辆次;各乡镇共组织半专业综合救援队伍3100余人、镇村灾害信息员2895人投入抢险救灾。通过多部门协同作战,形成了上下联动、横向配合的防御合力,有效应对了此次台风灾害。
迎风而战,协同联动守护家园
“雨太大了,屋里进水了!”6月14日20时,博白县双旺镇2名群众被困,镇政府专职消防队蹚着齐腰积水将人背出险境;在容县,超警戒水位1.91米的河畔,容县公路、消防、电力等部门工作人员,对河流附近路段设置警戒、围挡,及时投放片石和沙袋,垒起防线;兴业县368名群众提前转移避险;北流市538名救援人员乘坐37辆抢险车驰援中南部乡镇……
截至6月15日9时,全市已紧急转移避险11535人。
目前,全市灾后重建已全面启动:陆川电力抢修队顶着余雨立起新电杆;农业部门深入受灾农田指导排涝工作;卫生防疫队伍奔赴灾区开展消杀防疫工作……
风雨见证初心,行动诠释使命。以“预警就是动员令”的担当,践行“向险而行”的誓言,玉林干群用血肉之躯在台风“蝴蝶”的轨迹上,刻下了守护生命的动人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