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是一场冒险,对于想做的事首先要勇敢地踏出第一步。我们不能预测结果是否成功,但若不踏出第一步,就注定失败。”陈振贤是马来西亚北干那那广西会馆会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不时笑着蹦出自己的口头禅“胆粗粗”。陈振贤说,正是这样的冒险精神,让他即使在人生中面对逆境,也一路勇往前行,磨炼出惊人的毅力,在事业上屡创高峰。
“穷小子”的跌宕人生
陈振贤祖籍广西容县县底镇。1944年,他出生于马来西亚柔佛州笨珍县。因时局不稳,且家境清贫无法接受较好的正规教育,他小小年纪就要干活挣钱。他到橡胶园割橡胶,去黄梨园工作,做的全是体力活,“除了这些,我还曾经在一个广西乡亲的杂货店工作,帮助店主送货。”
一场意外改变了他的人生。在累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后,陈振贤按捺不住血液里爱冒险的基因,20岁时他离开笨珍县,寻找更多的工作机会。1978年,他驾车出现意外,摔断了一条腿。“那段日子是我人生的最低潮,由于受伤一时无法工作,家里有几个孩子要抚养,我的压力比较大,感到非常沮丧和迷茫……”陈振贤回忆当时的情景还心有戚戚焉。
如何改变命运?多方思考之后,陈振贤萌生了改行做其他生意的念头。1983年,他踏足养殖行业,回到笨珍县养鸡。由于之前的工作收入不多,且要养家糊口,所以开始创业时非常艰难。最难的是没有本钱,他只能硬着头皮找亲朋好友借。凭着好人品,他一共借到了6000令吉(约9199元)。靠着这笔钱,他开始了新的事业征程。他跟懂行的前辈同行学习养鸡技术,多方了解市场信息。渐渐地,养鸡场的生意上了轨道,他还兼做批发鸡饲料的生意。陈振贤说:“最高峰的时候,整个笨珍县的养鸡场饲料都是由我代理的。”
但天有不测风云,2004年禽流感肆虐马来西亚,养鸡业首当其冲,几乎一败涂地。陈振贤也未能幸免,无奈之下,苦心经营的养鸡场只能结束营业。“别人欠我的可以不还,但我欠别人的就必须要还!”陈振贤说,当时别人欠他许多债,他也欠下厂商一堆债。之前赚到的钱全部亏损,即使出售所有资产都不够还债。所幸,陈振贤后来涉足产业买卖领域,2010年产业起飞,他得以成功“翻身”,还清了所有债务。
陈振贤与贤内助黄嬷莉共结连理,两人育有2男3女,一门俊秀光耀门楣。黄嬷莉如今是马来西亚广西总会妇女组副经济主任、柔佛州广西总会妇女组理事、北干那那广西会馆妇女组副主席,长子文彬毕业于蒙纳士大学,2011年获得澳洲会计师公会(CPA Australia)的会计师资格,2014年获得马来西亚特许会计师的资格,其他孩子则协助他经营产业买卖。
广西人的北干那那之家
“北干那那有不少广西人,但过去都归属于古来广西会馆之下。”2000年,陈振贤与北干那那的几位广西同乡喝茶聊天时,萌生了创设北干那那广西会馆的念头,大家都表示愿意全力支持他,“于是,我就‘胆粗粗’去做了。”
当年,北干那那广西会馆成立。创会初期,陈振贤慷慨解囊出资购买一间屋子作为会馆专用,后来在众多乡亲理事、妇女组及青年团的配合下,短短10年内成功筹资七八十万令吉购置新的会馆大厦,陈振贤也捐款10万令吉。在会长陈振贤和其他骨干的带领下,会馆的会员从几十人发展到如今的300人。
2015年,陈振贤当选柔佛州广西总会会长,他发动族乡筹资115万令吉购置总会会馆。他还被选为柔佛颖川陈氏公会名誉会长,任柔佛州笨珍颖川公会会长多年。陈振贤一直热衷于民族权益、教育事业、桑梓福利等事务,深受社会各界的爱戴和拥护。2001年,陈振贤获柔佛苏丹殿下赐封PIS有功勋章。
“小学生”的建校大计
“希望华裔子弟都能有受教育的机会……”陈振贤感慨地说,自己只有小学四年级学历,深切地体会到知识的重要性,因此更希望尽其所能支持教育事业。
2009年,由于生意失败,陈振贤处于人生的第二个低潮期。就在此时,他接到出任笨珍培群独中副董事长的邀请。他告诉记者,独中是在马来西亚《1961年教育法令》的实施下,坚持母语教学,拒绝改制为国民型中学而被迫自行筹措经费办学的学校。因没有得到政府的资助,因此,称之为“独立中学”。独立中学的办学经费来自于马来西亚华人、华社及民间,且独立中学的学生要自行付学费。独立中学的运作由董教总负责,即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董总,UCSCAM)和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教总)。当时培群独中在推行建校大计,目标要筹款上千万令吉。“为了下一代和子孙万代都能记得我们从哪里来、我们的根在哪里,了解我们的祖国和我们的母语,必须做成这件事!”陈振贤信心满满,“胆粗粗”地协助培群独中完成建校大计。在培群筹募建校基金的过程中,北干那那广西会馆协助筹得57万令吉。如今培群独中的发展建设已完成大部分,学生人数也增至1600人,这令他十分欣慰。他说,该校大幅提升师资待遇,留住优秀老师,使学生表现水平可以赶上大型独中的水平。他的5个孩子均为独中生,其中3人更毕业自培群独中。陈振贤希望更多华社团体关注培群独中发展,适时给予协助。
除了大马独中事业,2013年,陈振贤在祖籍中国容县为当地中学成功筹建“马新侨胞爱心艺术楼”,并捐款2.5万令吉。
“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诚如陈振贤当年在艺术楼落成时的献辞所言,不论顺境或逆境,在海外的广西乡亲都愿意与祖国原乡的父老共同创造美好新时代,这是对祖国故乡的深深眷恋,也是对同祖同宗的族人的支持与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