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吴梓嘉
心力衰竭(心衰)是心脏疾病发展的晚期阶段。心衰的治疗不仅仅是短期的住院治疗,更是一个涉及医院、家庭、医生和患者之间需要长期终身的管理过程。那么出院后,心衰患者应该如何进行自我管理以避免心衰加重?另外,当病情发生变化时,心衰患者应该如何辨别可能是急性加重的征兆呢?接下来,大家一起听听心内科医生的提醒和建议。
一、了解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心脏无法有效泵血,进而导致身体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和营养,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和水肿等症状。高血压、冠心病、瓣膜病和心肌病是心衰的主要病因。心衰患者常常需要多次住院治疗,且病死率较高,约有50%的心力衰竭患者的生存率低于多种癌症,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和疾病痛苦。
二、用药管理
心衰患者的药物治疗非常重要,需要终身坚持每日用药。尤其对于治疗心衰的“新四联”药物(美托洛尔、沙库巴曲缬沙坦、达格列净、螺内酯),要按时服药,不能漏服或擅自停药。规范的药物治疗可以延缓心衰的进展,有效改善心衰症状,减少患者住院次数,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需要注意的是,心衰药物可能导致低血压、心率减慢、电解质紊乱(如低钾、低钠、低镁)、肾功能恶化以及心衰加重等副作用。
三、监测血压、心率
心衰患者每天都应该监测并记录血压和心率。对于美托洛尔和沙库巴曲缬沙坦这两种药物,剂量需要根据血压和心率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此外,如果血压低于90/60mmHg或心率低于50次/分钟,患者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进行药物调整。
四、改善生活方式
心衰可由感染、过度劳累、情绪波动、饱餐等因素诱发。因此,建议心衰患者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充足的睡眠,并戒烟戒酒。肥胖者应减肥。此外,在季节更替时要注意预防受凉感冒,并建议接种呼吸系统疾病疫苗,如流感疫苗和肺炎链球菌疫苗。
五、均衡的饮食与营养
建议采用低脂饮食,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如水果、蔬菜、坚果、豆类和全谷物。对于严重心力衰竭患者,应限制液体摄入在1.5—2.0升/天,并将钠盐摄入限制在小于2克/天。然而,对于轻中度心力衰竭患者,通常不需要限制液体和钠盐的摄入。液体摄入量包括牛奶、汤、粥、蔬菜和水果中的水分,而不仅仅是饮水量。此外,需要注意食物、零食中的隐性钠盐含量,例如酱料、调味料、腌制食品、卤菜、话梅、陈皮。
六、适度的运动锻炼
适度规律锻炼对于慢性心衰患者的康复非常有益。在稳定期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定期进行有氧运动,如步行、慢跑、骑车、游泳和太极拳,每次持续20—60分钟(包括准备和热身运动)。锻炼时应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每周进行3—5次运动。判断运动是否适量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运动时心跳加快但不感到胸闷;运动中不喘气,仍然能吹口哨;运动后半小时微微出汗但不感到过度疲劳;运动次日不感到明显的疲劳。
七、关注心理调节
心衰患者常常承受心理压力,家人应给予患者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积极应对生活。必要时,可以寻求心理医生的治疗。
八、及时就医及随访
出院后的第一到第二周应进行一次随访,调整用药,病情稳定后改为每一到两个月一次。每次随访的间隔时间不应超过6个月。
九、如何快速识别心衰病情的急性加重
需要进行以下观察并及时就诊:
1.水肿检查:每天检查踝关节、小腿和膝盖是否有水肿,或水肿是否加重。
2.体重记录:每天在相同的时间和条件下测量并记录体重,然后与前一天或前一周的体重进行比较。
3.运动耐量监测:记录气短症状,包括没有气短、稍微用力后气短、剧烈用力后气短以及静息时气短等。
4.夜间呼吸情况监测:观察能否平卧,是否需要两个或更多枕头,是否需要坐起来呼吸或被夜间的气短憋醒等。
5.注意头晕:记录是否从不头晕,站起后头晕或几乎晕厥。
如果患者出现以下症状:呼吸困难加重、平卧时气喘、疲劳加重、持续咳嗽、运动耐力下降、下肢水肿、静息心率增加≥15次/min、体重在3天内突然增加2千克,可能提示心衰病情恶化,应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