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市第三人民医院 卢日清
毫不夸张地说,在所有的物种当中,人类的情绪最为丰富。情绪不仅是我们内心体验的一部分,也是行为和思维的影响者, 当谈论情绪时,我们便进入了心理学一个令人着迷却复杂的领域。了解情绪对于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行为以及维持健康心理至关重要。
那情绪是从哪来的?情绪是否有好坏之分?如何做自己情绪的管理者?
一、情绪的概念
情绪是对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统称,是多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综合产生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情绪常和心情、性格、脾气、目的等因素互相作用,也受到荷尔蒙和神经递质影响。
二、情绪的多样性
古人常言,人有七情六欲。《礼记·礼运》中记载:“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说的就是人的这七种情绪与生俱来,不用学就会了。心理学普遍认为人类有六种基本情绪:喜、怒、哀、惊、恐、爱、恨等,也有一些细腻微妙的情绪如嫉妒、惭愧、羞耻、自豪等。这些情绪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塑造着我们的选择和行为。
三、情绪的影响
情绪有正、负两极之分,相比于正性情绪,人类对负性情绪反应更为强烈、敏感。强烈的情绪甚至会影响肠胃等生理功能。情绪作为一种内在心理体验,它还会影响我们的行为。例如:我们会选择观看让我们产生强烈情绪的电视节目,无论是欢乐或悲伤的,回避那些令我们害怕的事物;而在饮食方面,满足感会影响我们何时停止进食。事实上,我们的行为也会反过来影响我们的情绪,比如情绪不好时的适当进食会部分缓解我们的糟糕情绪。
四、情绪的自我报告
了解情绪的最直接方式之一是自我报告,即一个人对自己感受的陈述。通过情绪词汇和程度描述,我们可以更准确地表达内心的感受,这有助于他人理解我们的情绪状态。
五、情绪的构成
当我们谈论情绪时,涉及到了一系列复杂而多样的反应,它不仅是我们内心感受的体现,也是身体和行为的表达。现在让我们来深入了解情绪构成的各个方面。
1.认知评估:情绪的产生通常始于认知系统对外界事件的评估。我们对事物的感知往往会触发情绪反应,例如看到心爱的宠物离世,我们的认知系统可能自动将其评估为一件对自身重要的负面事件。
2.生理反应:情绪的生理构成,它会导致身体做出对应反应,使我们更好地适应当前情境。举例来说,当我们意识到某事无法挽回时,神经系统可能会降低我们的警觉度,导致全身乏力,心跳频率也可能变慢。
3.感受:作为情绪构成的核心,感受是我们体验到的主观情感。当人经历重大的打击或者刺激时,身体和心理产生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在主观意识中被感知为一种整体的情绪,比如“悲伤”。
4.表达:情绪往往通过面部表情和声音等方式被外显。这种表达形式是为了向周围传达我们对事物的看法和行动意向。例如,在经历极度悲伤的事件的时候,人可能会面部表情紧皱,眼角垂泪,这是他们情绪的外显。
5.行动的倾向:情绪也会驱使我们采取行动。比如,在伤心的时候,我们渴望倾诉,而在愤怒的时候可能会做出平时不会做的事情。
六、自动化的情绪调节方式
调节情绪就是要做到“喜怒有度”,情绪表达时不能任其发展,要学会利用自己的理性来识别并指导情绪,更多享受积极情绪,更少体验消极情绪。那么我们该如何更有效地应对内部情绪问题呢?
1.接纳与觉察
学会接纳自己当前的情绪状态,并觉察情绪背后的感受,而非不断追问问题。接纳自己的坏情绪,明白情绪的产生都是有原因的,也最终会过去的。
2.情绪调节方法
尝试使用情绪调节方法,例如正念冥想、运动、合理宣泄等,来缓解不适感,而非仅依赖于理性思考。正念冥想包含深呼吸、3vs1等方法,引导大家专注自己的身体感受,通过自我控制身体放松反过来影响我们的情绪。而运动则是通过释放内啡肽来改善我们不良情绪。“3vs1”也是特别实用的方法,当日常生活中出现一件令我们感到悲伤的事件时,我们可以自己创造3件能够引起积极情绪的事件。例如,这次我考砸了,为了缓解情绪,我选择和家人一起去看一场电影,给自己买一件衣服,画一幅画。能够调节情绪的方式很多,保证自己和他人安全永远是情绪宣泄的最重要条件。
3.情绪表达和分享
通过情感表达和分享,与他人交流你的感受。面对他人对自己阐述情绪不佳时,最好的回答方式还是“角度共情+解决办法”。当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若我们出现三观不和无法和他人共情时,求助于心理医生等专业人士才是最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