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市结核病防治所 周雅丽
结核病按照病变的部位可分为肺结核和肺外结核,肺外结核是指肺部以外其他所有的器官和组织发生的结核病。我国肺外结核约占结核病的15%—20%。在肺外结核中,淋巴结结核发生的比例最高,其次为骨和关节结核,其中以脊柱结核发生率约占骨和关节结核的50%。肺外结核在治疗上同样依据早期、联合、规律、适量和全程的原则进行抗结核治疗,治疗方案基本与肺结核相同,疗程需延长。
常见肺外结核如下:
1.关节结核。骨与关节结核是指肺结核病人体内的结核分枝杆菌随着血液播散至骨骼或关节后引起的结核病。关节结核在骨与关节结核中的发病仅次于脊柱结核,以负重较大的大关节最为常见,如膝关节、髋关节、踝关节、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等。其发病缓慢、病程长,合并症多,常因骨骼与关节的损伤而影响骨的发育生长和关节功能,严重者甚至导致终身残疾。骨与关节结核中约90%继发于肺结核,多发于儿童及青壮年,以单侧关节发病常见,双侧或多关节发病者少见。
2.脊柱结核。是最常见的骨与关节结核,约占全部骨与关节结核的50%。脊柱结核发生的部位大多数为椎体,极易累及椎管,产生脊髓、神经压迫症状。以腰椎最为常见,其次为胸椎、颈椎,骶椎少见。脊柱结核是继发性肺外结核,绝大多数继发于肺结核,以20—30岁青壮年常见,以破坏脊柱前中柱为主,严重会导致畸形和截瘫。
3.淋巴结结核。也是最常见的肺外结核之一,当结核分枝杆菌被引流区域的淋巴结巨噬细胞吞噬后,就可能引起淋巴结结核。结核分枝杆菌也有可能随着淋巴管和血液播散至全身各个部位淋巴结,因此全身各个部位的淋巴结组织均可发生淋巴结结核。浅表淋巴结结核以颈部淋巴结结核最常见,其次为颌下、腋下、腹股沟等处。深部的淋巴结结核以肺门淋巴结结核、腹腔淋巴结结核常见。
4.结核性腹膜炎。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弥漫性腹膜感染。结核性腹膜炎可见于任何年龄阶段,感染途径有:
直接蔓延:比如肠结核、肠系膜淋巴结核、输卵管结核,可以直接蔓延至腹膜,引起腹膜感染。
血行播散:首先感染的是肺结核,如果患者不注意病情的发展,会导致细菌通过血液播散至腹腔引起结核性腹膜炎。
饮食传播:进食不洁的食物,如最常见的是饮用了未经消毒的牛奶,这些牛奶里含有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可通过消化道播散到腹腔腹膜,引起结核性腹膜炎。结核性腹膜炎是最常见的腹部结核之一,可单独发生或者与肠结核、肠系膜淋巴结结核共同发生。
5.结核性心包炎。通常由气管、支气管周围及纵隔淋巴结核直接蔓延而来,或者由原发性肺结核或胸膜结核感染—血行播散所致。由结核分枝杆菌侵及心包脏层、壁层、乃至心肌引起的炎症性疾病。结核性心包炎在各个年龄阶段都有发生,高发于HIV感染人群,非HIV感染者发病概率非常小,属重症结核病,预后比其他浆膜结核恶劣,早期诊断与正确治疗能提高治愈率,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
6.结核性脑膜炎。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经血行播散后在软脑膜下种植,形成结核结节,结节破溃后,大量结核分枝杆菌进入蛛网膜下腔,引起的一系列临床表现。最常侵犯的是脑膜,同时也可侵犯脑实质、脑血管、脑神经和脊髓等。结核性脑膜炎为重症结核病之一,病情的轻重取决于结核杆菌的数量、毒力大小、机体的免疫力等。若早期治疗顺利,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晚期患者、治疗不合理或耐药者预后差。重症者可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甚至死亡。
7.泌尿系结核。泌尿生殖系统结核涉及多个器官,其中以肾结核最为多见,好发年龄为20—40岁的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肾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进行性、破坏性的肾脏感染性疾病,是最常见的泌尿系结核,绝大多数都起源于肺结核。肺结核病人结核病灶中的结核分枝杆菌通过血行播散至肾脏,引起肾脏的结核性病变。结核杆菌也可通过尿路、淋巴道等途径播散到肾脏,引起肾脏的结核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