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5-0009 玉林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18907758110广告热线:2828454订阅热线:2812467






2024年02月01日

桂林银行玉林分行

驰于乡村路 奔向振兴途

桂林银行玉林分行客户经理送贷上门。

桂林银行玉林分行客户经理到甘蔗地了解蔗农资金需求情况。

202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桂林银行玉林分行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认真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推动金融服务围绕地方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走,向着老百姓的生产生活需求走。通过对组织资源、金融资源、经济资源的多方面整合,有效刺激了金融需求,实现经济与金融良性互动、循环发展,为乡村全面振兴贡献了桂银力量。与此同时,桂林银行玉林分行服务乡村振兴的品牌影响力也不断扩大,连续2年在服务乡村振兴金融机构考评中获评最高档“优秀”。

将银行窗口搬到村口,倾听农民最真实的声音

兴业县石南镇东山村是传统的养殖村,有30年的养鸡历史,村里有150多户村民从事养殖行业。桂林银行玉林分行通过与当地村委进行深入交流探讨了解到,东山村常住人口较多,农业生产相对活跃,但一方面,村民大都欠缺金融常识、金融风险意识淡薄,民间借贷、网上借款较普遍;另一方面,村民筹资路子很窄,有时急需资金发展生产,却不知如何向银行借钱,甚至不敢借。东山村村民的疑虑正是千千万万村民的真实写照。

为了打破这一信息不对称的局面,将金融服务精准输送到东山村,2023年,桂林银行玉林分行派驻金融特派员到东山村驻村办公,通过召开资产推荐会、走村入户等形式开展金融宣讲,普及金融知识,对接金融服务,并教会村民如何使用金融工具。截至目前,东山村80%的养鸡专业户得到了桂林银行实实在在的信贷支持。

如何让金融更接“地气”?桂林银行玉林分行给出了答案:走进乡村,织密金融服务网络。2023年8月,桂林银行玉林分行根据总行部署要求,开启了金融下乡活动,300多名金融特派员到村里坚持做支农、惠农、助农的实事,让农民少跑腿、数据多跑路、系统多跑批,实现了移动金融服务“触手可及”。

活动开展后,在田间地头,总能看到桂银人的身影。

“那时我购买了新设备炼油,没有多余资金周转,路过村委时问了书记有啥门路。书记说下午有桂林银行的客户经理来宣讲,让我过来看看。”北流市六靖镇大坡村从事沉香炼油的李景飞回忆道。了解到李景飞的需求后,桂林银行玉林分行仅用2天时间就给李景飞发放了贷款。拿到贷款的李景飞在经营周转上没有了后顾之忧,“你看这个新设备,这里有个开关,按一下,废料就能倒出来,以后再也不用辛苦掏炉渣了。”李景飞难掩兴奋之情。

随着乡村振兴工作的深入推进,如何进一步畅通银行与各级乡村之间的沟通协作流程,提高金融服务效率,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桂林银行玉林分行利用村委干部了解村民村企实际情况的优势,让他们成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实践者,金融与乡村的连接者。截至目前,桂林银行玉林分行已和300多个村委建立联动模式,村委已成为分行与村民村企沟通连接的桥梁,该行也走出了一条具有桂银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截至2023年12月底,桂林银行玉林分行累计投放涉农贷款超99亿元,授信户数超1.3万户,掀起了助力乡村振兴的新热潮。

做好土特产大文章,全力助推乡村产业发展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做好“土特产”文章,已经成为乡村振兴的主线。

北流是“中国荔枝之乡”,2022年开始进行大规模的荔枝品种改良。桂林银行玉林分行于2022年11月,与北流市荔枝协会产业协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让桂林银行的金融服务能精准抵达北流市的荔枝产业,同时,工作人员通过走村入户的方式了解荔农资金难题。截至2023年12月,桂林银行玉林分行累计为北流市906户荔枝种植户授信6971万元用于荔枝品改,让积极投身乡村产业建设的荔农能够如愿获得资金支持,成就农民“致富梦”,搭建产业“兴旺梦”。

博白县是国家级制种大县(水稻),近年来,该县龙潭镇南坡村制种产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去年4月,桂林银行玉林博白支行与龙潭镇人民政府为南坡村签署了“信用村”合作协议,通过“政府+银行”的模式,共建“信用村”,为村民提供惠农利农的信贷服务。合作社成员带头参与整村授信活动,南坡村村民获得了1100余万元银行资金支持,预计南坡村将因此增收1600万元。

桂林银行玉林分行还围绕特色产业,“一企一策、一户一案”的形式,制定金融服务方案,并为上下游农企、农户提供信贷服务。例如:目前,桂林银行玉林分行创建形成了医药、农业等典型的产业链服务供应链21条,其中15条涉及农业。

桂林银行玉林分行善打主动仗、整体仗、协同仗,调配资源,让客户经理愿意做乡村贷款,主动做乡村贷款,敢于做乡村贷款,让信贷资金和乡村振兴携手共进。该行要求客户经理迈出腿,从城市走向乡村,到村里去听听客户的需求,去切身感受相关产业遇到的困难,推动金融下沉,拉动乡村经济发展。通过一系列自上而下的措施,将资金放到乡村,放到农户,放到田间地头。

金融下沉持续不断,桂林银行玉林分行亮出了金融助力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的满满诚意。

在广袤的玉林土地上,一个又一个鲜活的桂银支农故事正在不断上演:北流市山围镇塘头村的返乡创业达人冯升晖尝试大规模流转土地,带领脱贫户通过入股分红、流转土地、务工增收等方式,走上合作社盈利、脱贫户增收致富的发展新路子;土茯苓中草药种植达人陈绍捷打破资金瓶颈,扩大土茯苓培育规模,带动附近100多名村民家门口灵活就业;兴业大平山镇陈村李勇,扩大火龙果种植规模,有效带动了乡村经济发展……

深入乡村,把金融资源和场景连接起来

做农业讲究天时地利,在适合的时间对果园进行管护,及时施肥,沃柑收成就会更好,就可以抢占市场先机,卖出更好的价格,这是一笔“时间账”,更是一笔“金钱账”。商机近在咫尺,可是返乡创业种植沃柑的福绵镇罗冲村的李老板缺乏资金周转。桂林银行普惠金融综合服务点的站长罗世坤第一时间了解到了李老板的难题,带领桂林银行客户经理实地调查,针对李老板果园的融资情况,制定了“富农贷”方案。两天时间就将20万元贷款金额打入李老板的账户,解决了他的资金难题。

桂林银行玉林分行充分发挥遍布“市—县—乡—村”四级服务网络的优势,让648名普惠金融综合服务点的站长成为桂林银行践行“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组织力量。他们协同桂林银行工作人员深入实施“信用村”创建工程,发挥站点示范作用,不断延伸站点功能,积极参与乡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

桂林银行在服务乡村振兴时,不仅是简单的资金投入,也注重金融的人文关怀。当然,只是走进乡村还不行,同时要连接乡村,把金融资源和场景连起来,这便是桂林银行服务乡村振兴的初心。

上门服务、爱心窗口、公益活动……一系列热情、专业的服务,给群众带来了不少便利。每一场“桂银杯”广场舞大赛、电影下乡、反诈反假“小沙龙”、文化活动“小联欢”,已成为群众居民相聚的美好时光。

乡村振兴不仅仅在田间地头,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桂林银行玉林分行联合玉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玉林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合作编制了玉林市地方标准《“人社+金融”银行服务规范》,并于2024年1月22日正式实施,该项标准为全国首个“人社+金融”地方服务标准。同时,在探索“普法+金融”的道路上,桂林银行玉林分行取得良好成效,已在648个普惠金融综合服务点进行了“普法+金融”工作站挂牌,创新将“法律服务+金融服务”有机融合,与司法局一起延伸法律宣传教育触角;此外,桂林银行玉林分行与玉林市医疗保障局通过在银行网点和服务点设置“医保便民服务站”,将金融综合服务优势与医疗保障资源相结合,真正实现医保业务“下沉办”、就近办、多点办……

田野“沃土”是金融服务的“热土”。作为一家服务乡村振兴的银行,桂林银行玉林分行织密乡村金融服务网络,运用“利民、助民、惠民”的金融思维、工具和方法开展乡村振兴服务,撬动农村沉睡资源,开辟农村融资新途径,同时形成具有桂林银行特色的涉农信贷产品体系,积极满足县域乡村客户的资金需求。但乡村振兴远没有到达终点,“三农”金融的潜在需求依然巨大,中国乡村振兴的路还在继续,桂林银行玉林分行服务乡村振兴的事业也是一场永不停歇的征程。

(谢卓玲)

--> 2024-02-01 桂林银行玉林分行 1 1 玉林日报 content_121411.html 1 驰于乡村路 奔向振兴途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