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黄锦群)12月12日,记者从2023年玉林市退役军人事务工作新闻发布会获悉,近年来,玉林市退役军人事务系统通过组建退役军人管理保障机构、加强退役军人保障体系建设和依法保障退役军人的合法权益,扎实推进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
退役军人事务“三个体系”全面建成
我市在进一步加强组织管理体系、工作运行体系、政策制度体系建设上发力,不断夯实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根基。在组织管理体系上,7个县(市、区)、玉东新区退役军人事务行政机构全部组建到位,建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市、县、乡、村四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1619个,其中110个乡镇(街道)服务站全部完成单设,117家全国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和23个服务对象300人以上村级退役军人服务站全部创建达标。在工作运行体系上,将退役军人工作纳入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体系,列入双拥模范城(县)表彰、平安建设考核内容,完善军地合署办公新模式,进一步规范军地职责、运行模式、工作规则,有效形成了军地联动、上下贯通的工作合力。在政策制度体系上,围绕退役军人工作面临的矛盾问题和薄弱环节,先后出台涉及移交安置、就业创业、优待抚恤、褒扬纪念、权益维护等方面政策文件、方案10多个,推进退役军人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水平不断提升
我市先后举办各类型招聘会50多场次,近万名退役军人走进招聘会现场,5500名退役军人达成就业意向。完成6000多名自主就业退役士兵的教育、转岗适应性培训工作,举办无人机操作、电商直播等培训班共35期,800人参加培训,结业后均给予推荐就业岗位。搭建“政企银”金融服务平台,将348家军创企业纳入自治区“拥军贷”综合金融平台名单,帮助171家退役军人创办的企业成功贷款1.74亿元,帮助解决退役军人创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每年退役军人安置工作均实现“三个百分百”,转业军官百分百安置到机关参公单位、符合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百分百给予编制保障、自主择业和逐月领取退役金退役军人百分百落实待遇保障。注重荣誉彰显,为全市10多万户烈属军属和退役军人家庭悬挂光荣牌,为9万多名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制发优待证,制作“功臣之家”牌匾,为600多位荣立三等功以上的现役官兵家庭送立功喜报。拓展优待证使用场景,我市所有A级以上景区景点及部分未评级的景区景点已实现持优待证可享受首道门票等优惠优待,全国范围的退役军人持优待证可免费乘坐城区内公交车。
尊军崇军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
我市广泛开展先进典型选树评选活动,北流市田振华被评为“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博白县李春燕被评为全国“最美退役军人”,玉林市退役军人医院获得全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先进单位”称号;常态化开展新兵入伍欢送、立功受奖报喜、事迹入地方志等礼遇尊崇活动;开展县级烈士纪念设施规划建设和提质改造工作,完善烈士资料,做好修缮保护,修缮和维护的烈士纪念设施325处;每年组织开展清明祭英烈、烈士公祭等主题活动,精心组织开展“为烈士寻亲”活动,为19名烈士寻找到亲人;依托革命纪念馆、烈士纪念设施等红色资源,创建退役军人思想政治教育基地80家,2022年,玉林市在全区率先建设了占地50亩布展1.2万平方米的国防教育园,作为每年新兵入伍和退役返乡思想政治教育基地;扎实做好困难帮扶,投入资金490多万元,帮扶解困退役军人2800多人;实施健康帮扶,投入资金40.4万元为企业军转干部进行健康体检978人次;落实优抚对象抚恤补助资金按月发放的硬性规定,向2.96万多名优抚对象发放各类抚恤补助金9.52亿元;协调中国退役军人关爱基金会给全市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捐赠疾病、房产保险和服务10.8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