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梁敏华)近日,记者从市乡村振兴局获悉,近年来,玉林市继续以特色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积极探索产业帮扶新模式,增强脱贫群众生产致富能力,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在主导产业方面,奋力推进产业提质增效。脱贫地区长期培育发展县级“5”个、村级“3”个特色优势产业。统筹整合各级财政衔接乡村振兴补助资金5.05亿元发展产业。今年上半年,全市脱贫地区发展特色产业种植类376.12万亩,养殖类1.03亿(头、羽),总产值达138.7亿元。发展特色产业的脱贫户(含监测户)为9.23万户,全市产业覆盖率为87.7%。
在实施产业政策方面,激发脱贫群众内生动力。鼓励有能力、有意愿、有条件的脱贫群众发展优质稻、家禽、蔬菜等“短、平、快”种养业,并对其实行差异化奖补,让脱贫群众有稳定增收的渠道。到今年6月底,全市发放奖补金额1.29亿元,获奖补脱贫户超5.9万户。
在完善利益联结方面,强化联农带农。围绕“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脱贫户”等经营模式,从“特”和“优”出发,引进和培育联农带农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订单收购、入股分红、土地流转、务工优先、培训服务指导等利益联结模式,让脱贫户更多享受到产业发展各环节的红利。截至目前,全市参与带贫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或产业基地(园)8042家,全市442个脱贫村均有农业新型主体带动,新型主体带动农户约8.9万户,带动脱贫户(含监测户)约3.26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