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5-0009 玉林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18907758110广告热线:2828454订阅热线:2812467






2023年07月20日

容县浪水镇大力发展林下经济

做大致富红菇

龙海强 李泳霖 石家伟

菇农分拣野生红菇。

本报容县讯 眼下,正值野生红菇的成熟采摘期,7月10日,笔者在容县浪水镇浪水村集体经济发展示范基地看到,红椎林下随处可见一朵朵鲜嫩的野生红菇,红色的菌伞饱满肥厚、菌柄光洁如玉,色泽鲜艳诱人。

红菇从成熟到菌伞完全张开,时间极短,为采收到品质优良的野生红菇,早上6时,天微微亮,菇农黄钊宇就已经在山间忙碌起来。不一会儿,黄钊宇便从山上拎回一筐筐的红菇,他满脸喜悦地告诉笔者:“我们基地红椎林地有90亩,今年气候比较适合红菇生长,预计红菇产量约500公斤,产值约80万元至100万元。”

浪水镇地处绣江两岸,生态环境优越,拥有众多的红椎林,孕育出了独特的红椎菌,又称野生红菇,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每年5-10月,气温较高时便是红菇的生长期,由于野生红菇主要依托红椎林地的天然环境自然生长,无法人工栽培,因而市场价格较高,成为了当地村民重要的收入来源。

近年来,浪水镇党委政府大力引导发展野生红菇产业,帮助菇农逐步扩大红菇林地繁殖面积和提高红菇产量的方法,让村民们在享受生态带来的红利时,进一步提高收入,助力乡村振兴。“我们坚持把做大做强野生红菇产业作为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在做好野生红菇林地保护工作的同时,积极推广野生红菇扩宽提质管理工程,实现野生红菇产量和效益双丰收,推进浪水镇产业振兴。”浪水镇党委书记李瑞帅说。

目前,容县生长繁殖红菇的林地有2万多亩,其中浪水镇野生红菇生产林地8500亩,总产量7.5万公斤,产值超7000万元。为提高红菇产量,增加农民群众的收入,容县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生态”的模式发展壮大野生红菇产业,不断扩大销售渠道,增加村民收入。如今,野生红菇远销广西区内以及广东、福建等地,产品供不应求。

(龙海强 李泳霖 石家伟)

--> 2023-07-20 龙海强 李泳霖 石家伟 容县浪水镇大力发展林下经济 1 1 玉林日报 content_111488.html 1 做大致富红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