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玉林人,我想为家乡做点事!”在南宁进修学习的张宗尧通过微信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张宗尧在华南农业大学预防兽医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加入广西参皇养殖集团有限公司,现任技术主任,主要负责种鸡、肉鸡饲养管理、疫病净化和防控、技术研发和应用等。短短几年,他先后获得发明专利2项,自治区奖励1项,参与实施各级科技项目6项;获得 2018年广西渔牧丰收提质增效贡献奖,为公司拿下国家级动物疫病净化创建场、国家级肉鸡标准化示范场、广西星级无规定动物疫病种鸡场、自治区级广西三黄鸡保种场等10多项荣誉贡献了力量;5篇论文成果对提高种鸡生产性能及产品品质成效显著。他用这些成就,践行着为家乡服务的初心。
家乡也有广阔的天地
“非常对口!”张宗尧告诉记者,身为土生土长的玉林人,他早早就知道家喻户晓的参皇鸡,而他本科专业为动物科学,硕士读的也是兽医相关的专业,都属于畜牧兽医相关专业。2018年到参皇集团工作后,他更是发现参皇集团主要以培育和饲养我国地方鸡品种为主,拥有三黄鸡、桂凤麻鸡、瑶凤鸡、乌凤鸡、稻花鸡等20多个优势品种。这里,就是他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
“我们现在是以‘专家顾问团队—技术中心—分子公司生产技术部—养户服务部—家庭农场’的五级农业科技推广网络服务广大养殖户。”张宗尧仔细解释这一运作模式:公司与高校、科研单位开展产学研合作,形成覆盖品种选育、动物营养、疫病净化、生产技术等多个方向的专家顾问团队;公司成立技术中心统筹生产技术应用和研发;各分子公司都成立了生产技术部,负责各项技术的实施和跟进;养殖服务部则应用公司的管理和技术,为农场提供饲料、疫苗、药品、技术服务等,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的生态养殖;家庭农场是跟公司合作的养殖户或养殖基地,集团通过建设养殖设施设备,应用公司的技术和服务,为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绿色的肉鸡,并获得可观的收益。这种农业科技推广网络,可以有效地、快速地把行业的先进技术推广到实际应用中,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相比以前,饲养1万羽肉鸡可以多赚5万元。”张宗尧告诉记者,这是参皇集团在“公司+农户”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是在生产过程通过技术支持减少过程投入品的使用,鸡群生产性能既能达到预期按时出栏,又将成本控制在较低水平;二是引进信息化系统将养殖全程数据录入确保养殖过程可控,产品质量安全。如此一来,大大提高了肉鸡的生产水平,存活率从以前的90%提高到95%以上,鸡群体重提高6%左右,料肉比提高0.2以上。在张宗尧的参与下,参皇集团肉鸡标准化养殖技术正在逐步推广实施中,“就是根据肉鸡的生理特点、性能特点等,统一喂料、光照、体重等标准,使鸡群健康生长,发挥出最佳的生产性能,提高生产效率。”说到这里,张宗尧非常兴奋和骄傲,他告诉记者,参皇集团加入了全国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单位,主持或参与制定了《黄羽肉鸡规模化养殖光照技术规范》《初生雏鸡运输技术规范》《玉林三黄鸡》3项团体标准,并主持实施了广西地方标准《参皇鸡种鸡生态养殖技术规范》,目前均已发布。
解决种业“卡脖子”问题
“种业是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张宗尧感慨道。种业“卡脖子”问题主要是种源的问题,黄羽肉鸡是我国特有的品种,张宗尧和团队伙伴一起通过矮小基因引入培育的“参皇鸡1号”配套系,在保证生产性能、抗病力和品质风味的同时,提高了饲料转化率,节省养殖成本;响应“集中屠宰、冷链运输、冰鲜上市”的政策正在培育屠宰型肉鸡品种,参皇集团也被认定为国家种业强优势阵型企业。
让三黄鸡更好养!在饲料”禁抗“后,张宗尧的科研团队通过益生菌、中草药等替代抗生素,让鸡更健康,添加微生物可以改善鸡群的肠道健康,提高鸡群对疾病的抵抗力;枯草芽孢杆菌,可以有效减少有害病原菌在鸡肠道中的定植;麻黄、鱼腥草、黄芪多糖等中药可以提高鸡群免疫力,保护鸡群不受疾病的困扰,健康生长,提高养殖效益,也保证了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