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5-0009 玉林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18907758110广告热线:2828454订阅热线:2812467






2023年06月20日

阅读, 遇上更好的自己

黎懿春

品味书香 卢河 摄

兴许是受母亲的影响,我从小就喜欢读书并自诩是个爱读书的人。母亲是地道的农村人,但她喜欢看书。洗去一天的疲惫,就着煤油灯,母亲安详地躺在床上看书,有时边看边给我们讲故事。偶有一阵风吹来,煤油灯忽明忽暗,母亲经常看着看着就会睡着,有些书页会被煤油灯熏出一小块黄黄的印圈。如是今天,这是一个严重的安全隐患,但这样的情境,陪伴了我整个童年,也成为我成年后温馨的记忆。

想来我也是幸福的!在别人家还在为怎么吃饱而努力的时候,父亲就在邮电所为我订课外读物。从此,看课外书成为我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清楚地记得,小学二年级看了第一本长篇小说,叫《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可惜具体内容已然不记得。从小学到初中,从琼瑶、亦舒到梁羽生、金庸,从《窗外》《玫瑰的故事》到《白发魔女传》《射雕英雄传》,我囫囵吞枣地看了一遍。为了看课外书,更是和母亲斗智斗勇了好多年。怕看课外书影响我学习,母亲骂人、没收、偷窥全用上。她不知道的是,当她轻轻关上房门,刚刚睡如小猪的我已如黑暗中的老猫用被子蒙着头打着手电看起书来了。现在看,这是不是今天的孩子蒙头玩手机的前身呢?对了,还有姥姥。有一次,不知姥姥叫谁寄来了梁羽生的《七剑下天山》,趁着姥姥不注意,我把它“借”到了学校。一节课下来,有同学说有人找我,去到学校小卖铺一看,姥姥气冲冲地站在那里,一见我就大声抢白。唉,不就是“借”了她的书而已嘛,值得这么大动干戈吗,在众多师生戏谑的注视下我灰溜溜地把书还给姥姥,一贯来保持的好学生形象就这样荡然无存,关键是书我还没看完呢!为这事,我气了姥姥好久。

上学那会,老师在课堂上读范文,十有五六是我的。小学四年级,全镇作文竞赛,题目是写一件你觉得最有趣的事,我写的是“课后猜谜语猜歇后语”,一篇小学即席作文下来,我用了十多个谜语歇后语,评卷老师当时就炸开了锅,“抄袭”,许多老师气愤填膺。后来拆卷看到我的名字,老师们沉默了,最后的评定是:全镇第二名。

参加工作以后,不管是做老师还是从政,我都经常和文字打交道,现在更是和论文、课题直接相遇,虽然经常会觉得黔驴技穷、书到用时方恨少,但更庆幸的是,当年母亲就着煤油灯读书的温馨场景一直影响着我。读书,经常会让我茅塞顿开,犹如“梦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说来也好玩,前些日子,接到老母亲气急败坏的投诉:快说说你老爸吧,成天看书到三更半夜,眼睛都快瞎了!原来,我那70岁的老爸,我那也喜欢看书的可爱的老爸赶了一回年轻人的时髦,花钱充币熬夜追书了!“好的好的,我一定会好好和老爸说道说道。”我一边点头如捣蒜地回应着老母亲,一边在心里默默地想,我眼睛也快瞎了。

我的父辈年轻时只能就着煤油灯看书,在物质普遍匮乏的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农村,我家给孩子订阅书刊,在别人家眼里就如同不食人间烟火。那时,我们获取知识的途径除了老师传授还是老师传授。当然,在赶集日,也会有讨生活的把书摆出来,陈旧一点的2分钱看一本,新一点的5分钱看一本。到了80年代末,乡镇文化站对外开放,群众可以去文化站看书也可以借书回家阅读,但许多人对书籍有更深的认识往往是进入高中甚至是进入象牙塔后,这在当年,已经是妥妥的读书人。我女儿出生于千禧年后,赶上了物质丰裕商品琳琅满目的好时代,她们获取知识的途径之多速度之快,已经不可同日而言。她们有更多的机会在中华民族5000年的历史文化长河中遨游,她们思维开阔、天马行空,她们壮志凌云、充满自信。而这,也正是我们国家发展的一个缩影。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总感觉自己没有太多的时间看书,而且看得比较多的也是消遣的书籍。女儿小时候,不怎么理解书的含义,我一边看书一边看她写作业。如今,她看到我熬夜追小说,会说我玩物丧志,因为她觉得小说不能算书!但不管怎么说,她也基本上养成了阅读的习惯,而且她的文章比她老母亲当年的出彩多了。我的母亲影响着我,让我爱上读书。而从女儿读书的身影,我好像看到了当年读书的我,真好!

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让阅读成为一种传承!

--> 2023-06-20 黎懿春 1 1 玉林日报 content_109868.html 1 阅读, 遇上更好的自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