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5-0009 玉林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18907758110广告热线:2828454订阅热线:2812467






2023年05月18日

在容县半月村,牛是村民的“掌中宝”,也托起了“致富梦”

“家庭式”养牛,有奔头!

▲李树清在喂养肉牛。

本报容县讯 近年来,容县罗江镇紧盯市场需求,积极引导和扶持群众发展养殖等特色产业,实现群众增收,产业兴旺。在半月村,村民因地制宜发展“家庭式”养牛,目前全村已发展有5户“家庭式”养牛,牛成了村民的“掌中宝”,也托起了村民的“致富梦”,更为推动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时值立夏,天亮得很早,牛醒得早,人也要起得早。罗江镇半月村半月队村民李树清醒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先把一家人的早餐准备好,尔后去割新鲜的嫩草喂牛,虽累得满头大汗,但脸上却洋溢着喜悦的笑容。“这些牛都是喂青草或禾秆之类的东西,它们吃的都是绿色食品呢。”

今年40岁的李树清是从云南省嫁来的彝族媳妇,一直在家打理家务和散养10多头肉猪;其丈夫梁有荣长年在周边县、镇跑运输生意,近年受疫情影响,运输生意不见起色,去打工又挣不到多少钱,决定留在家发展产业,但发展什么产业成了家人思考的问题。2022年,就在两人最没有头绪的时候,镇人大主席黄忠和镇人大代表、半月村支部书记梁汉明来到家里,帮他们出主意,鼓励他们重拾创业信心。

结合半月村适合发展养殖的村情,黄忠和梁汉明引导他们发展牛养殖,“牛肉市场这几年一直很好,优质的牛肉供不应求,发展养牛产业肯定可行!”当时牛肉的价格稳定、效益好,夫妻俩看到了养牛的前景,斟酌后在本地购买了7头中牛,开始了牛养殖。由于草料需求量大,为解决牛的生态饲料,梁有荣在自家的荒地都种上了甜象草。

问起为何要发展肉牛养殖,梁有荣说:“我对养殖很感兴趣,再加上镇里不时会派技术人员下来指导,很有信心。”去年,夫妻俩在牛棚附近还搭建猪舍,增养了13头母猪和70头小猪。如今,夫妻俩不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平日里分工合作,专心在家搞养殖,多渠道增收。

抚摸着身边7头膘肥体壮、皮色油光的西门塔牛,夫妻俩总会想,距离牛出栏又近了一天,等这批牛全部出栏之后,再扩大圈舍继续养牛。

如今,在半月村,养殖肉牛的不仅梁有荣、李树清夫妻俩,凭着聪明的头脑和好学的劲头,梁振辉、梁振彪、梁振云、梁荫桂等村民掌握了肉牛的养殖技术,也纷纷发展“家庭式”养牛,还在罗江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和村“两委”的指导下,于今年4月成立了容县振宇种养合作社。“养牛,日子有奔头!”如今,养殖户眼里满满都是期待。

(韦 捷)

--> 2023-05-18 在容县半月村,牛是村民的“掌中宝”,也托起了“致富梦” 1 1 玉林日报 content_107807.html 1 “家庭式”养牛,有奔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