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2022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已经结束,贷款人数、贷款金额均创新高。各级学生资助服务中心坚持以人为本,不断优化服务,让更多学生顺利读书逐梦——
简化手续高效办贷
9.6万贫困学子圆大学梦
玉林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13年来,玉林市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从“无系统、无模板、全手工”到“系统打印、手写签字”再到今天“无纸化电子合同”办理贷款,实现了办理条件和办理手段的历史性跨越。
随着贷款办理人数的大幅上升,为真正做到服务于民,方便于民,各县(市、区)资助服务中心不断简化申贷手续,利用互联网平台、微信公众号、合同电子化等创新服务方式,将服务延伸至每个贷款学生身边,真正实现了“数据多跑路,学生少跑腿”。通过人脸识别技术,让续贷学生足不出户即可办理续贷申请,进一步方便了广大贷款学生,实现全市“精准资助、应贷尽贷”,帮助寒门学子圆大学梦。
此外,在集中办贷前,组织高中、中职学校进行预申请工作,尽早消除学生和家长的后顾之忧。在集中办理期间,贷款大厅仅限借款学生和共同借款人进入,对进入办理大厅的总人数严格控制。积极采取错峰办、预约办、网上办等多项措施,满足贷款学生办理需求。截至9月30日,今年全市共为96263名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办理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放贷金额9.14亿元,办理人数和贷款金额较2021年分别增长13%和42%。
打通“最后一公里”
让学子就近办理贷款
印发全市统一贷款办理流程和贷款申请所需材料宣传彩页,发放到学生及前来咨询办理的群众手中;统一制作宣传展板,让广大学生及家长了解最新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开通咨询电话,直接为学生及家长答疑解惑……在办贷期间,我市共设有助学贷款办理代办点21个,其中县城8个,乡镇代办点13个,覆盖城区和边远乡镇,打通了服务惠民“最后一公里”,让学生“在家门口就能办理助学贷款”。
此外,各级学生资助服务中心还利用张贴海报、案例宣传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普及国家助学贷款还款事宜和预防金融诈骗、电信诈骗、违法高利贷等知识,加强警示教育,让学生和家长远离不良借贷,持续提升助学贷款管理水平。
多种措施发力
更有效资助学生
为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新生顺利上学,我市积极落实大学新生路费补助资金发放工作。按照“录取一批、发放一批”的原则,截至9月30日,全市共发放大学新生入学补助资金356.6万元,资助学生5993名。其中,博白县为了减轻学生往返学校申请路费聚集风险,率先在全区使用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管理系统,共为634名大学新生发放补助金33.9万元。
今年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已落下帷幕,但是我市2022年秋季学期各学段资助金发放工作仍在继续。玉林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工作人员介绍,我市修订完善了玉林市学生资助工作手册,形成全市“四统一”标准,即统一流程、统一报表、统一发放形式、统一档案的创新做法,确保各学段资助项目政策无缝衔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特殊困难群体”学生信息数据核查工作,筛选识别学生基础信息140万条,建立健全全市“特殊困难群体”学生数据库,并按市—县—乡(镇)—村(屯)进行四级分割下发数据,确保各项学生资助资金按时、足额发放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