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县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把“塑造美丽乡村之‘形’,充盈乡村产业之‘实’,筑牢乡村文明之‘魂’”,打造整洁美丽和谐宜居新农村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着力点,全县党员领导干部勠力同心,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
建设美丽乡村新样板,塑造乡村振兴之“形”。精谋划、树标杆,是容县学以致用推进乡村振兴的先手棋。容县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要求,精确研判分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任务和内在规律,编制完成“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16个。统筹谋划全县15个镇的乡村亮化布局,在全县范围内重点打造容西镇祖立村、六王镇古泉村、十里镇黎禄屯、自良镇龙镇村、容州镇同古村、罗江镇竹良村等一大批美丽乡村样板,引领全县227个村(社区)因地制宜美化亮化村容村貌,实现乡村风貌提升全域基本整治,成功打造了一批乡村旅游型、绿色生态型、现代农业型、特色文化型、传统村落型的新农村,乡村振兴动能十足。其中,容西镇祖立村获得了全国文明村镇,立垌屯成为国家级3A景区及广西农业生态旅游示范点,获得“国兰种植基地”、“广西兰花村”、自治区“绿色村屯”、玉林市“生态乡村村屯”等荣誉称号。罗江镇竹良村在“垃圾革命”“污水革命”“厕所革命”上下足功夫,创建了竹櫈屯、格木园等乡村风貌改造试点,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发展富农产业新业态,充盈乡村振兴之“实”。三农向好,全局主动;全局发展,三农更优。容县注重打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动仗,聚焦产业兴旺的目标,大力发展富农产业新业态,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一是在推动传统特色产业新发展上做文章。容县把地理标志产业沙田柚,作为一项富民大产业来做强,不断壮大产业规模和延伸产业链,截至目前,全县沙田柚种植面积达22万亩,产量达25万吨,年产值达30亿元,柚子茶、柚子果脯等产品供不应求。2020年,容县沙田柚成为广西首批“桂字号”区域公用品牌,容州镇千秋村荣获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国沙田柚优质生产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二是在推动新兴特色产业壮大上求突破。围绕发展兰花产业,兰花小镇容西镇累计投入1000多万元创建兰亭集市,率先推出生态乡村半日游活动,开展“走进兰文化”“兰花DIY培育”“兰花与廉文化”等主题活动,引领群众依托淘宝、抖音、快手等网络平台直播带货,辐射带动兰花产值突破4000多万元,户均收入10万元以上。三是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上作出新探索。浪水镇通过创建容县首家村级集体经济公司制企业——容县浪漫水乡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引领群众大力发展红菇、蜂蜜、矿泉水等富农项目,促进了集体经济发展和村民增收。在全县层面通过发挥特色产业示范户、村民合作社、产业示范基地等产业主体的引领作用,每年带动村集体增加收入160多万元,年均带动1300多名农民实现增收致富。
弘扬乡风文明新风尚,筑牢乡村振兴之“魂”。容县把打造融思想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等为一体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作为筑牢乡村振兴之“魂”的重要平台。一是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规范化建设,深化全县98个县直单位与24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结对共建工作机制,大力推广乡村振兴文明积分卡制度,激发群众参与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热情。二是组建了“8+N”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深入开展弘扬文明新风各项活动,比如,农业农村局整合本系统种养技术志愿者力量成立了容县科技先锋志愿服务队,整合各职能部门的资源、力量推进“百行百业红色志愿服务进基层”等活动,截至目前,各志愿服务队共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500多场次,服务群众超15万人次。三是从文化、家风、家教、公益实践等各方面发力,积极开展“文化进万家”“百场好家风好家教”“文明实践·呵护心灵”心理辅导、文明实践公益课堂等各项服务活动,深入一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为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难题。比如,自良镇龙镇村以“最美庭院”“五好家庭”“好媳妇”等评选为抓手,以理论宣讲、助老服务、文化健身、文艺表演等志愿服务等为内容,以“龙镇春晚”“龙镇传统捕鱼文化节”“龙镇荷花节”等为载体,以“一约四会”乡村治理为保障,打造了容县乡风文明建设的龙镇样本。
(作者单位:中共容县县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