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5-0009 玉林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18907758110广告热线:2828454订阅热线:2812467






2022年06月24日

打造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引擎

——关于陆川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调研与思考

□蔡桂全

当前正是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时期,陆川县与我国大部分农村一样,面临农村经济活动单一、农业内卷严重、无人兴业、土地荒废等问题。因此,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吃准研透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的真正意义,把原来农民工进城的旧城市化模式,转变为农民返村新城市化发展模式,坚定玉林市“四强两区一美”两湾先行试验区和陆川县“一城三区”的建设目标,努力绘就一幅农业效率高、回报高,农村环境生态化、优越化的壮美陆川乡村画卷。

以生态环保为准绳,守牢发展红线提升人居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广西时强调,要坚持正确的生态观、发展观,把保持山水生态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未来五年,陆川全力争创广西县域经济十强县,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压力空前。我们要坚持“绿水青山金不换”的底线思维,把“两江”治理与工业高质量发展、创建生态文明客家新城和实施乡村振兴有机统一起来,打造独具陆川乡土文化、与自然环境和谐配套的美丽乡村。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作为联系衔接各项工作的纽带,为农民返村新城市化提供坚实保障。

以改革创新为突破,探索发展模式转化科技成果

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要求,突出抓好创新驱动和产业振兴,让创新创业创造活力竞相迸发。加快农业现代化要突出抓好“八大改革”“三大提升”,以改革破瓶颈除障碍、增动力添活力,切实提高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从而提升农业回报率。可探索成立县农业农村投资公司,创新拓展第三方投资平台,统筹谋划推进重大乡村振兴项目的发展,破解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融资难题。同时要抓好农村综合改革,探索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方式方法,盘活存量土地资源。抓好人才制度改革,为更好推动农民返村新城市化提供发展新动力。

以发展特色为抓手,打造示范产品提升市场价值

玉林市第六次党代会提出,围绕现代特色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城乡融合发展等“四个示范”,全力打造全区乡村振兴示范区。陆川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利用陆川县大部地区是富硒地带的优势,打造富硒农产品示范县,通过富硒地理标签和品牌效益来提升农产品的市场价值,既增加农民收入,又激励更多的企业和资本投向陆川农业。同时紧抓陆川猪、陆川橘红已成为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的优势,加强上、中、下游产业的结合,大力拓展延长产业链,全力构建“一镇一特、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格局,为推动农民返村新城市化提供物质基础。

以产业进村为利刃,扩大招商引资夯实工业基础

乡村振兴要“先活业,再活人,最后才能活村”。乡村振兴不能只让农民种地,要大力实施产业进村战略,着力弥补全县农业固有的发展缺陷。通过大力推进“一村一企”工程,全面开展乡村振兴招商引资大行动,主动对接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需求,建立城乡工业分工合作机制来进一步夯实乡村工业基础。致力在农村打造承接大湾区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的平台,培育一批无污染、接纳就业能力强、产值及税收潜力大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把扶贫车间培育成为规上企业,壮大为扶贫工厂,让农村劳动力实现在家门口就近就业、就近教育,推动农村人力回流、人才回流、资金回流,促进乡村产业兴旺,加快农民返村新城市化脚步。

以传统文化为基础,挖掘本土特色壮大旅游产业

陆川县文化资源独树一帜。因此,可在结合陆川实际、充分考量资源禀赋、人文内涵和客观条件的基础上,将陆川本土的特色产业、特色资源、特色文化、特色风情串联起来,按照“形实魂”要求,促进农村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按照“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区”的要求,把乡村振兴示范点打造成为田园综合体,打造一条集美食、休闲、康养、娱乐、红旅等多体验合一的旅游路线,大力推进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推动农民返村新城市化稳步向好发展。

以基层党建为引领,筑牢组织堡垒增强战斗合力

乡村振兴要以党建引领,探索在陆川县154个行政村构建“1+5”基层队伍,“1”为建强154个行政村的“两委”工作队,“5”为在67个脱贫村选派一支驻村工作队,154个行政村组建回乡工作队、“百企扶百村”工作队、本土乡贤工作队、乡村教师工作队等“五支队伍”。进一步建强乡村振兴组织堡垒、锻造乡村振兴先锋队伍、夯实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强化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为农民返村新城市化筑牢组织基础。

(作者系陆川县委副书记)

--> 2022-06-24 □蔡桂全 ——关于陆川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调研与思考 1 1 玉林日报 content_88748.html 1 打造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引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