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5-0009 玉林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18907758110广告热线:2828454订阅热线:2812467






2022年06月24日

一场“特殊”的运动会

玉林市第四届特殊教育(融合教育)学校学生运动会特写

本报记者 张钰斌

▲比赛现场,部分老师全程“陪跑”,为学生加油呐喊。

▲参赛运动员正在进行旱地冰壶比赛。

“运动无障碍,精彩零距离”……6月23日上午,玉林市特殊教育学校的操场上响起清脆的口号声,各个学生方阵整齐地进场。这是由玉林市教育局、玉林市残疾人联合会主办,玉林市特殊学校承办的玉林市第四届特殊教育(融合教育)学校学生运动会举行开幕式中的一幕。据介绍,本届运动会将持续至6月24日,为全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们展示自强不息、超越自我的精神风貌提供平台。

全市300多名学生同台竞技

在开幕式现场,记者看到操场周围装饰五颜六色的气球,可见学校老师们的用心。更值得一提的是,多个参赛的代表队为此次运动会献上活力四射的歌舞表演,赢得了老师和家长们的热烈掌声。

据了解,玉林市第四届特殊教育(融合教育)学校学生运动会参赛单位为各县(市、区)特殊教育学校、开设有融合教育的中小学校,全市共6个代表队300多名学生参与角逐、同台竞技。在项目设置上,除了常规的100米、200米、450米、800米、跳高、跳远等田径项目,还设置滚球、足球射门、传球等观赏性较强的比赛项目,分为听力障碍组和特奥组两大组别。

当天上午,听力障碍组的100米比赛率先开跑。尽管夏日炎炎,但小运动员们依然保持着积极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开展比赛,身上的汗水湿了又干。比赛现场紧张激烈,鼓掌声、加油声此起彼伏。令人感动的是,一些老师在跑道外全程“陪跑”,为自己的学生呐喊加油。比赛中,选手们都不轻言放弃,坚持跑完全程。

“非常高兴能够参加到运动会中,我期待自己发挥出色,拿到好成绩。”来自北流市特殊学校的运动员梁诗敏用手语告诉记者,她参加的是听力障碍组100米比赛。

特殊运动会体现“共享”精神

“直接对标残运会、特奥会里开设的项目,如果我们有条件,并且适合我们孩子的项目,就会争取开设,为我们的孩子提供更多参赛机会。每一个参加比赛的孩子,都能拿到奖励。” 玉林市特殊教育学校副校长梁金泉告诉记者,在这样一场“特殊”的运动会中,项目的设置、比赛的规则具有一定的针对性。

“比如旱地冰壶,我们设置了三类,一类是特奥的,一类是听力障碍的,一类是肢残的。每一类都有不同的打法,根据运动员的残障类别,给予辅助道具。如果是肢残的运动员参加比赛,就要坐在在轮椅上掷冰壶球。”梁金泉告诉记者,最重要的是“共享”和参与,让每一个特殊的孩子有机会参与比赛,共享体育竞技带来的快乐,共享这个社会的文化进步、文明进步。

据了解,近年来,玉林市特殊学校启动体术教育三年提升计划,积极推广适合残疾人身心特点的健身体育项目,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残疾人体育活动。在去年举办的全国第十一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八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中,玉林市特殊教育学校运动员代表广西参加多个比赛项目,夺得金牌2枚、银牌13枚、铜牌6枚,总计21枚奖牌,特奥会总奖牌数占全广西的40.4%,这是玉林残疾人体育代表团参加全国残运会和特奥会以来所取得的最好成绩,赢得了社会的尊重和赞誉。

“参加运动会对提升我们这些特殊孩子的体质是很有帮助的,这是一个交流的平台。他们一边运动一边感受着快乐,对未来融入社会能够更加树立起信心与决心,更加坚强起来,帮助他们适应社会、适应生活。”容县特殊学校校长甘莅芹告诉记者。

--> 2022-06-24 本报记者 张钰斌 玉林市第四届特殊教育(融合教育)学校学生运动会特写 1 1 玉林日报 content_88722.html 1 一场“特殊”的运动会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