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白县三滩镇充仓村处在山坳里,四周环山。从高处俯瞰,经历多年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开展,村子的模样已然焕然一新,房屋、道路和远处的山峦依次展开。黄昏时分,炊烟从家家户户的楼顶飘摇而出。修整一新的水泥路,沿着房屋在村里四处拓展,像伸展的血脉一般催促着村子不断生长……记者近日来到充仓村采访时,这是充仓村带给记者的美好印象。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多年以前,这里还因交通不便、产业结构单一,村民守着大山发愁,不少人只好外出谋生。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开展,给了充仓村发展的契机,村子的改变也由此起。充仓村共有1221户5026人,2015年建档立卡贫困户为144户740人,今年已全部脱贫。
充仓村处于群山之间,交通一度成为制约村子发展的关键因素。“基础设施严重不足,村民没有公共娱乐场所,出去一趟也不容易。”玉林市地震监测服务中心选派驻村第一书记欧阳来新介绍,随着脱贫攻坚各项政策落地落实,充仓村在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后盾单位玉林市地震监测服务中心的帮助下,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村级公共服务中心、舞台、篮球场、太阳能路灯等设施,在这两年时间里日渐完善。
基础设施上去了,但产业以及村集体经济依旧一穷二白。“充仓村虽四面环山,但是村民实际占有的土地很少,村民人均不到一分田,也没有任何的集体经济来源。”欧阳来新告诉记者,为了能在村子里发展产业,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充仓村成立达致专业种养合作社,将全村贫困户吸纳成为社员,利用政府专项扶贫资金和贫困户入股资金,建设一个按现代化高标准科学化种植的60亩的泰国红宝石青柚基地,以“公司+合作社+农户”为经营模式,由企业提供种苗、种植技术、销售平台等系列服务。
“这个基地也得了自治区农科院的支持,他们多次安排专家到村里进行技术指导。”欧阳来新介绍,“明年,第一批种植的果树就可以结果。”
更多探索性的做法,在村里开始实施。过去的地理劣势反转——背靠群山的充仓村,如今成了环境风光优美,适宜植物生长,是发展药材种植的好地方。但充仓村的多数山地属于博白县国有林场,到哪里寻找土地?在博白国有林场的支持下,充仓村开始探索发展林下经济的道路。
“我们跟博白国有林场达成了协议,在不影响树木生长的前提下,发展林下经济种植药材,首期试验了40亩山地种植阳春砂。”欧阳来新告诉记者,“目前药材的长势良好,如果明年三月收成良好的话,我们就打算在全村推广。”
此外,随着村内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充仓村因势利导,引导企业进驻乡村设厂,并推动认定为扶贫车间,吸纳贫困户就业,助力增收脱贫。2018年,博白县三滩镇电子加工厂被认定为就业扶贫车间,为该村奔小康事业添了一把火。
“我们在充仓村建设了两个厂,给村子提供了300多个岗位。目前吸纳了100多人就近就业。”博白县三滩镇电子加工厂负责人冷绿波介绍,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但厂里的订单并未减少。
“我们的生产,主要是承接总公司的部分生产订单,所接的活,是一些简单的手工活,加工一些半成品。”冷绿波告诉记者,“员工按件计酬,一般情况下每月都有2000多元收入,实实在在地帮助群众在家门口就业领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