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5-0009 玉林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18907758110广告热线:2828454订阅热线:2812467






2019年01月07日

传陈留家风 步竹林遗韵

追溯阮氏由来,鼻祖系古代夏朝人,居于甘肃之阮国。是国子孙以国为民,居住于陈留。随历史之发展,阮氏子孙沿黄河两岸东下,向沿海南迁散居山东、浙江、福建。确然,竹林根固,桃洞源长。

采访玉林阮氏族群,记者先后走访了博白、陆川相关的村庄和阮姓负责编写族谱的长者、热心人,感受深刻。

据了解,现在居住在玉林的阮姓有2.4万多人,翻阅其迁徙到玉林的资料,阮姓最早进入玉林的是从广东搬迁到博白的阮氏,而陆川的阮姓一部分来自博白,一部分则是从江西迁来的,然后再分布到北流和其他地方。从族谱上的记载可以了解到阮氏迁徙广西玉林的线路和宗支,详细了解迁玉阮姓人当年搬迁来玉林居住的缘由。

在博白采访阮姓族群,有阮文豪、阮俊、阮伟光、阮付礼、阮良礼、阮家炎、阮国义、阮贤庆、阮良先、阮元明、阮付先、阮继伟、阮贵裕、阮彪等阮姓热心人带领记者走访阮氏宗祠、村庄,介绍阮氏家族相关的大事和主要人物故事,还有现代阮氏企业的成就。

在陆川采访阮氏族群,81岁的阮群生老人亲自带记者到陆川阮氏最早的祠堂、宗祠和具有岭南特色的四合院等参观,并介绍相关情况。阮瑞海、阮瑞态、阮官生等老板也热情介绍有关陆川阮氏企业家创业的故事。

探访在玉林生活的阮姓族群,记者感受到阮姓人具有勤奋、睿智、团结、创新、开拓进取等优良的精神特质,他们在不同的时代中续写着阮氏家族的一个个传奇。

文武双全 声名远扬

走进博白、陆川的阮氏祠堂,可以了解到许许多多关于阮姓族群的故事。如博白英桥圩的阮氏太宗祠、金海公祠堂、下兰坡阮氏宗祠,从英桥走出去的阮姓人在越南建有一座非常大的阮氏宗祠等等。在每个有阮氏的村庄,几乎都有祠堂,从祠堂里,可以解读出在玉林的阮氏族群的奋斗历程。

博白英桥阮氏太宗祠,是阮氏族群在玉林建的最早宗祠。这个宗祠供奉着阮氏祖先牌位,血脉在这里绵延,生生不息。

在陆川沙坡有个圣祖祠,始建于明代正德年间,至今已经有480多年,叙说了陆川部分阮姓族人从江西来到陆川,由阮姓三麦公开始,到如今三麦公嗣孙散居云南、贵州、广东,以及广西的邕宁、柳州、玉林、博白、陆川、北流等地的缘由。

在祠堂的楹联里,能读出阮氏族群的家国情怀。如在博白英桥阮氏太宗祠堂联“艺巧著千秋,竹翠桃红,发越宗支同地久;庄严昭万代,德高望重,激扬孙子共天长。”“镬耳祠重现祥光,添水朝宗,虎踞龙蹯,巧夺天工今胜昔;文武魁永垂典范,青云捷足,蛟腾凤起,诞登并岸后超前。”细细品味,大气磅礴,一气呵成,显示出阮氏族群非凡风采。

而在清朝考取进士的阮调元老家陆川沙坡高庆村的阮氏宗祠,也可看到文采飞扬的诗词。“吉水永结五经承启榕江,赣水长流千里衍发陆邑”“竹林叔侄同心协力义勇解囊,重新先祖祖堂宗德庇荫隆英才”“陈留兄弟众志成城捐资乐助,修复大宗祠显威灵生富贵”。陈留家风、竹林遗韵在这里得到淋漓尽致的表达。

陆川的阮氏人才济济。除了考取清朝进士的阮调元,还涌现出如阮宏、阮朝相、阮崇仁、阮维和、阮文亮、阮兆芳、阮瑞麟、阮络候、阮锡荣、阮锡钧、阮有忠、阮邦詹等一大批在不同时代中各有风采的人。

阮姓入玉林博白后,也是人才辈出,如阮鲁堂为清光绪丙子科武举,阮锡元、阮世官为清进士,文魁阮德新,武举阮联昌,阮居堂为清光绪二年丙子科武秀才,阮庆堂是清光绪二年丙子科武秀才,阮笃堂是清光绪二年丙子科武秀才,阮相为清宣德年间举人,还有阮俊琴、阮庆奇、阮英光、阮子勋、阮庆、阮贤淞、阮为汉、阮冠三、阮贤钧等一批在各条战线大有作为的人才。

勤奋睿智 开拓进取

无论是在博白还是在陆川、北流,都可以发现,阮姓族群的人,他们遵循祖训、族规、家规的精髓,在不同的行业里创出各有不同的辉煌成就。

在遗传基因里,经商卓有成效。读书人才辈出,父子、父女、兄弟、姐妹都是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的比比皆是。勤奋读书,事业有成。

据博白阮氏族谱记载,最早来到博白英桥安家落户的阮氏艺庄公,一共生有五个儿子,五个儿子都各有成就。长房阮玖万裔孙5世金海公,很会经商。依靠灵活的生意头脑,当年从事贩牛生意挣了钱,就在英桥村置下大片山岭土地给子孙。为了让这些土地更有价值,金海公还建了一个贸易买卖的市场。为了吸引人气,凡是圩日到这条街上买卖或者闲逛的人,不管是什么目的,只要从入口进来就可以拿一个牌,进到里面可以当成钱来使用,一天之内,可以进出这条街无数次,而每一次都可以拿到一个牌子。一般进去两次,就可以在街里面的摊点吃饱一餐了。这样独具心裁的“营销”做法,很快让英桥这条街名声在外,吸引众商家前来。

金海公的儿子凤义公,因为善于经商,走南闯北,从英桥闯荡到了越南做生意,还在越南娶妻生子,安居乐业。在越南创业有门路,挣到了大钱,凤仪公不忘先祖,也在越南建起一个很大的阮氏祠堂,据说有三廊九庙,祠堂的面积很大,里面可以住下数千人。

也或许是遗传当年金海公善于经商的基因,现在居住在博白英桥街上还有许多阮姓人家在经营着“禾线粉”这种极具客家特色的美食,以及其他的客家美食,远近闻名,英桥街也成为两广区域最有名的“美食街”。

玉林阮姓企业生意做得大,且有实力的企业家不少,在行业内名声响亮。

从博白走出的企业家阮伟光,1991年在广东成立伟强集团,是一家集设计、生产和销售一体化集约综合型集团企业,公司产品以其卓越的技术、过硬的质量和市场信誉,赢得了国内外客户的青睐,产品销往世界各地。在他的带领下,博白老家的兄弟姐妹和亲朋好友在广东创办企业300多家,有3000多员工。

从博白走出的毕业于广西中医学院中医学专业的阮文豪,现任良庆区、南宁市、广西壮族自治区三级政协委员。他创建并任董事长的广西英特康药业有限公司是一家符合GSP规范的药品批发企业。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化学药制剂、中成药、疫苗、医疗器械、生物制品、计生用品等各大门类,品种规格达6000多个。销售市场不仅覆盖广西区内全部的市、县及乡镇,而且向湖南、浙江、广东、贵州等区外大中型城市辐射,年销售额达20多亿元,经营业绩一直位居广西同行业前列。近年来,公司建立起覆盖广西区内全部的市、县及乡镇的药品物流配送网络,并在南宁五象新区建设占地160多亩的智能化健康医疗用品物流中心,致力于将医药及物流企业做得更大更强。

同样是从博白走出的广西南宁圣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现兼任美国WinVivo公司项目合作人及科学技术顾问的阮俊,198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应用化学专业,多年来从事天然产物的研究开发,对天然产物的功能及中医药的应用有较深入的感知,具有丰富的产品开发经验及对产品市场的敏锐观察力,现正逐步致力于特殊功能产品的开发和品牌推广工作,并为国内外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和技术支持。目前已有多个申请已获得国内外发明专利。

团结互助 创新发展

一直以来,耕读传家,清白明世,都是阮氏族群必须谨遵的祖训和家训。

阮姓族群进入玉林,无论在哪里安居,在什么年代,都秉承着阮姓祖训、族规、家训,在不同的年代里,都有阮姓家族的风流人物,站立时代的潮头,展示时代的风采。

在博白文地镇才苏村一个叫下兰坡村屯的阮氏祠堂,流传着一个同村4兄弟都考取武举的传奇故事。在阮姓人的口口相传中,这4兄弟都是人高马大、力大无穷的奇人。传说,他们当年到博白参加考试,都是步行走路去的。顺着到博白的方向,背着行囊一直大步向前走,从老家到博白,一个晚上的时间就能走到。据说,他们的考试成绩都很好,有机会到京城考取武状元,但因为不愿意离开家乡,就没有去京城赶考。

在陆川沙坡仙山村采访,清朝进士阮调元的祖屋引起记者的注意。这是一间普通的农村平房,十分简朴。阮调元出生在一个农家,青少年时过着半耕半读生活,家境十分清苦。他从小就胸怀大志,勤奋好学,决心以自己的青云才志去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功夫不负有心人,阮调元于清咸丰年间考取秀才,同治元年壬戊恩科并补戊午正科乡试中试第四十九名举人,同治四年乙丑科金榜题名,高中进士。历任陕西省石泉县、兴平县知县,佛平厅抚民同知,陕西、甘肃省乡试考试官,癸酉科对读官等职。

记者无论是在博白还是在陆川走访,都可以听到阮氏族群团结互助、创新发展的励志故事。兄弟家族团结,互帮互助,一起建设家园。常常是一个人出去创业,然后带领村里、家里的一大批兄弟姐妹从事相关产业。

陆川阮群生的家族表现尤为出色。他们家建起了四合院,不仅传承着优秀的家风,并将其发扬光大。

来自陆川的企业家阮瑞海董事长,从事建筑行业多年,不仅自己在行业内干得风生水起,还和家里的兄弟团结互助,一起把各自的事业做起来。他们的企业把产业发展到南宁、玉林、北流、兴业等地。

陆川的阮官生,一位在生意场上打拼多年且事业有成的企业家,自2013年至今,投资上千万元资金,用于种植油茶、橘红、金花茶等经济作物,并通过深加工产品,助力扶贫攻坚工作,带动村民致富,解决当地农民就业,赢得当地老百姓的称赞。

北流阮姓企业家广西鼎昌投资公司董事长阮文勇,自己出外创业有成后,也把家乡的兄弟带出来一起发展,携手共同进步。

互帮互助、共同进步,这样的阮姓人还有很多:阮汝懋、阮妆伦、阮汝典、阮宽元、阮志元、阮汝海、阮俊宁……他们积极进取,富而回报家乡,带领族人共同致富。

“树有根,水有源;人有祖,知渊源。”每一个姓氏宗族都清晰地记载着千百年来生长和繁衍的轨迹,折射着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在玉林的阮氏族群以“务实、创新、团结、共荣”为宗旨,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家风教育,在新时代发展中不忘初心,凝聚力量,共同努力,续写阮氏族群的新篇章!

--> 2019-01-07 1 1 玉林日报 content_15594.html 1 传陈留家风 步竹林遗韵 /enpproperty-->